[發明專利]一種文物保護修復補配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32261.8 | 申請日: | 2018-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236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歡;劉曉清;王陽;習阿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博物館 |
| 主分類號: | G06T7/90 | 分類號: | G06T7/90;G06F16/2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幫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顏德昊 |
| 地址: | 510623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文物保護 修復 配色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文物保護修復配色方法,以待修復文物目標顏色為基底,通過測得顏色的反射率曲線及其化學組成,篩選適配材料建立相應的色彩數據庫,再利用配色軟件通過計算線性反射率曲線,由已知色彩數據庫計算出待測文物目標色的色彩濃度,根據獲得的最佳配方,對待修復文物缺色部位進行補色修復,解決了目前文物保護修復調色過程中存在的誤差大、效率低、重現性差、同色異譜等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文物保護修復領域,具體為一種文物保護修復補配色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色彩工學知識的利用以及計算機的介入使人工配色的問題得到解決,這種方法被稱為計算機色彩匹配,原理是利用二分法或牛頓一拉普森法等用逐次逼近求解,高效地接近目標色。得到的顏色一般都是同色異譜色,當條件改變時會產生色失配,作為仿真性要求高的修復體時就會出現問題,因此在進行色彩匹配時也應連同照明光同色異譜指數一起計算,求出色匹配最小的解。
分析現有資料表明,利用計算機進行自動配色,計算配色方法是根據配色理論,找出各種基本色料的光譜反射率與某一配方下混合色料光譜反射率之間的關系,以此為基礎,通過一系列色度計算,即可得出混合色料色度與配方之間的關系。使我們可以從一組同色的配方中找出一個同譜性較好的配方此外,每加入或改變一種基本色料,只需在原數據庫中更改或添加該種色料的相應數據,而無需改變整個數據庫。在工業上,紡織品、塑料、油漆、印刷油墨等的顏色,往往需要設定顏色,或由客戶指定或設計創新。染色和顏料及工藝師們常需要以客戶提供或指定的顏色樣本作為標準,根據所需著色的基質選定著色劑,并制定出合適的顏色配方,以達到預期的著色效果。這種擬定配方的過程即所謂配色。標準樣品的顏色,通常稱為標準色或目標色,實際產品的顏色則稱為復現色或匹配色。配色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與標準色相一致的復現色。長期以來,染料與顏料在應用中普遍以色彩合成與顏色混合理論為基礎,采用人工配色,此做法對配色人員的素質要求高,而且成本高,費時又費力,準確程度也差。
文化遺產保護中,古建筑外墻、壁畫等常因個體不同,歷史年代不同,呈現出選色配色結果出現較大差異,即使是經過嚴格訓練的文物修復師也會因為多次操作的穩定性問題出現補配色的偏差。本專利采用與計算機相聯的光電色譜法測色儀,對待修復對象文物按照建立的色彩數據庫匹配出顏色相似的配方,根據配方輔助電子天平、混勻機、涂布機等工具配制出適合的色料。得到的比色結果的穩定與可靠性,具有視覺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對文物保護的保護修復技術作出了深入、廣泛的應用研究。
發明內容
為解決目前文物保護修復調色過程中存在的誤差大、效率低、重現性差、同色異譜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文物保護修復調色方法,作為補配色方法,借助于分光測色儀和配色軟件構成的測色和配色系統,通過分析檢測文物對象,選定待修復文物目標顏色為目標對象,最終完成文物保護修復補配色的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文物保護修復配色方法,以待修復文物目標顏色為基底,通過測得顏色的反射率曲線及其化學組成,篩選適配材料建立相應的色彩數據庫,再利用配色軟件通過計算線性反射率曲線,由已知色彩數據庫計算出待測文物的色彩濃度,根據獲得的最佳配方,對待修復文物缺色部位進行補色修復。其中,數據庫的建立基于分光測色儀中已有的軟件,通過測得已知配方的色板所對應的光譜數據所形成,常規需要建立不同的濃度梯度方能涵蓋色域。配方色料的選取,要求色彩豐富,梯度密度較大,方能涵蓋所需的各種色彩數據。
具體的,本發明的文物保護修復配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待修復文物目標顏色分析;
步驟2:待修復文物目標顏色提取;
步驟3:建立色彩數據庫;
步驟4:計算得出配方;
步驟5:修色;
步驟6:補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博物館,未經廣東省博物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3226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