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來電轉接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31600.0 | 申請日: | 2018-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681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呂軍;郭剛;李文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W4/16 | 分類號: | H04W4/16;H04M3/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馬驥;南霆 |
| 地址: | 10019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來電 轉接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來電轉接裝置和方法,解決現有裝置和方法漏接電話的問題。所述裝置,包含:第一、第二電話接口、處理模塊、網絡接口、防騷擾數據存儲單元、配置標識存儲單元;網絡接口用于接收配置信號,包含抑制輸出模式和或替代應答模式的標識,保存在配置標識存儲單元,接收騷擾電話,保存在防騷擾數據存儲單元;處理模塊用于提取信令信號,將第一電話接口接收的來電信號傳遞至第二電話接口、將第二電話接口接收的應答信號傳遞至第一電話接口,對信令信號進行防騷擾識別,對騷擾電話的信令信號,按照配置標識存儲單元標識的至少一種模式工作。所述方法用于裝置。本發明實現了固定電話信令信號的來電轉接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語音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來電轉接裝置和方法。
背景技術
固定電話相比手機,具備信號穩定、信號質量好、電磁輻射小等優點,然而固定電話由于其連接方式為有線連接,使用范圍受到限制。用戶在聽到固定電話鈴聲響起之后,由于一些原因暫時不便于離開所在位置且距離固定電話放置位置較遠,常會發生未能接聽到來電,造成漏接固定電話的問題,因此,保證固定電話的應答率,在現代社會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現有的防漏接電話的手段大多利用固定電話來電顯示的功能進行通話回撥,缺點是不能及時進行固定電話接聽,影響通話應答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來電轉接裝置和方法,解決現有裝置和方法漏接電話或不便接聽電話的問題。
一種來電轉接裝置,包含:第一電話接口、第二電話接口、處理模塊、網絡接口、防騷擾數據存儲單元、配置標識存儲單元;所述網絡接口,用于接收配置信號,包含抑制輸出模式和或替代應答模式的標識,保存在所述配置標識存儲單元;接收騷擾電話號碼信息,保存在所述防騷擾數據存儲單元;所述處理模塊,用于從所述第一電話接口接收的來電信號中提取信令信號;將所述第一電話接口接收的來電信號傳遞至所述第二電話接口、并將所述第二電話接口接收的應答信號傳遞至所述第一電話接口;根據所述防騷擾數據存儲單元的信息對所述信令信號進行識別,對識別結果為騷擾電話的信令信號,按照所述配置標識存儲單元的標識的至少一種模式工作;所述抑制輸出模式為對所述第一電話接口接收的來電信號不輸出至所述第二電話接口;所述替代應答模式為將所述第一電話接口接收的來電信號傳遞至所述網絡接口、并將所述網絡接口接收的應答信號傳遞至所述第一電話接口。
進一步地,所述裝置還包含:顯示模塊;所述處理模塊還用于對所述信令信號進行識別,輸出包含來電信息的顯示信號;所述顯示模塊用于接收所述顯示信號,顯示來電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裝置還包含: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用于選擇設置所述裝置的工作模式,并發送所述配置信號和或騷擾電話號碼信息;所述處理模塊還用于通過所述網絡接口與所述移動終端連接。
優選地,所述處理模塊還用于將所述第二電話接口接收的信號傳遞至所述網絡接口。
優選地,所述網絡接口采用無線連接方式或有線連接方式。
進一步地,所述處理模塊還用于以下至少一種功能:根據所述信令信號進行傳真;對應答信號進行通話錄音;通過網絡端口進行接收和發送短消息。
進一步地,所述配置信號還包含同步接聽模式、自動應答模式中至少一種的標識;所述同步接聽模式為將所述第一電話接口接收的信號同時傳遞至所述網絡接口、所述第二電話接口;所述自動應答模式為播放錄音作為所述第一電話接口接收信號的應答信號。
優選地,所述顯示信號至少包含來電號碼、來電人姓名、來電呼叫號碼來源地、來電是否是疑似欺詐電話、用戶標識信息中的一種。
優選地,所述移動終端還用于從所述網絡接口接收所述來電信號;向所述網絡接口發出應答信號。
進一步地,所述裝置還包含:輸入模塊;所述輸入模塊上設有按鍵,用于配置工作模式信號,保存在所述配置標識存儲單元,所述工作模式信號包含抑制輸出模式、替代應答模式、同步接聽模式、自動應答模式中的至少一種標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未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316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