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鼠類密度監測方法及監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30558.0 | 申請日: | 2018-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575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2 |
| 發明(設計)人: | 艾震武;蔣孟莉;林枝穩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佰得威病媒生物監測評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7/18 | 分類號: | H04N7/18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劉克寬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鼠類 監測系統 密度監測 信息處理 監測 影像數據采集 遠程傳輸模塊 高清攝像頭 感應模塊 數據采集 數據連接 影像采集 遠程接收 時效性 用戶端 模器 鼠害 真實性 治理 | ||
本發明涉及鼠害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鼠類密度監測方法及監測系統,其監測方法依次包括影像采集、識別感應、數據采集、信息處理和遠程接收,其結構包括依次數據連接的高清攝像頭、鼠類識別感應模塊、影像數據采集器、信息處理模器、遠程傳輸模塊和用戶端,該鼠類密度監測方法及監測系統能及時準確地監測鼠類密度,且具有節省人力的優點,監測所得數據具有時效性、真實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鼠害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鼠類密度監測方法及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由于鼠患是很多疾病發生和流行的傳播媒介,而監測鼠類種類與密度是一種用于掌握鼠患情況以便針對性地開展滅鼠措施的手段。現有技術中,主要是由工作人員到監測點進行數據采集,這樣不但需要依賴人工來計數鼠只,耗費人力,而且會驚動鼠只活動而影響數據的可靠性;此外,還會受到監測人員知識水平和工作態度的限制,而進一步降低了數據的可靠性。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鼠類密度監測方法,該監測方法能及時準確地監測鼠類密度,且具有節省人力的優點。
本發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鼠類密度監測系統,該系統能用于及時準確地監測鼠類密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之一,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鼠類密度監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采用高清攝像頭,將其安裝在監測地區;
把所述高清攝像頭所拍攝的影像數據傳輸到鼠類識別感應模塊,所述鼠類識別感應模塊采用程式化識別對比方式來與所拍攝的影像數據進行對比,以獲得鼠類標靶數量數據;
將所得到的鼠類標靶數量數據傳輸到影像數據采集器,該影像數據采集器對鼠類標靶數量數據進行實時記錄;
將所述影像數據采集器的數據傳輸到信息處理器以進行智能化統計鼠類密度,所得的鼠類密度數據通過遠程傳輸模塊傳輸到用戶端。
其中,所述高清攝像頭為紅外感應觸發攝像頭。
其中,所述紅外感應觸發攝像頭為PIR紅外感應觸發攝像頭,該PIR紅外感應觸發攝像頭的感應角度為50°~55°。
其中,所述紅外感應觸發攝像頭安裝于迷彩外殼中,該迷彩外殼具有防水性,且其防水性級別為IP66。
其中,所述迷彩外殼上設有能向電池充電的太陽能電池板,該太陽能電池板的電壓為5V-12V。
其中,所述影像數據采集器包括數據輸入端、與所述數據輸入端連接的數據采集芯片和與所述數據采集芯片連接的數據輸出端,所述數據采集芯片包括依次連接的數據存儲部和數據處理部,所述數據輸入端與所述數據存儲部連接,所述數據輸出端與所述數據處理部連接。
其中,所述信息處理器包括與所述影像數據采集器的數據輸出端連接的數據分析模塊,所述數據分析模塊對所述影像數據采集器輸出的數據進行智能化統計。
其中,所述遠程傳輸模塊的傳輸方式為無線網絡傳輸、有線網絡傳輸、移動網絡傳輸或數據云平臺進行傳輸中的任意一種。
為實現上述目的之二,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鼠類密度監測系統,包括依次數據連接的高清攝像頭、用于對比識別所述高清攝像頭影像的鼠類識別感應模塊、用于收集所述鼠類識別感應模塊數據的影像數據采集器、用于智能化統計所述影像數據采集器數據的信息處理器和用于將統計數據傳輸至用戶端的遠程傳輸模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佰得威病媒生物監測評估有限公司,未經廣東佰得威病媒生物監測評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3055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