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金屬礦物制品的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28779.4 | 申請日: | 2018-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337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5 |
| 發明(設計)人: | 章明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如皋漢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5/00 | 分類號: | B28B15/00;B28B23/00;B28B23/02;B23K9/00;B23K9/16;B23K9/2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信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孫騰 |
| 地址: | 226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非金屬礦物制品 生產工藝 模具 澆筑 操作安全 成品檢驗 鋼筋綁扎 工藝完善 生產效率 市場需求 隱蔽工程 脫模劑 預埋件 拆模 吊運 模臺 收光 涂刷 堆放 養護 組裝 運輸 檢查 保證 | ||
1.一種非金屬礦物制品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1模具、模臺清理→2模具的組裝→3脫模劑的涂刷→4鋼筋綁扎→5預埋件的放置→6澆筑前隱蔽工程檢查→7澆筑(收光)→8養護→9拆模吊運→10成品檢驗→11堆放運輸;
具體步驟如下:
1)模具、模臺的清理
(1)用長柄鏟刀和角磨機清理沾附在模臺模具表面的殘余混凝土,直至模具和模臺光亮清潔;
(2)質檢員需要定時對模臺表面用2m靠尺和塞尺進行測量,控制模臺面誤差在±2mm之內,每澆筑測量10次;
(3)清理模具外邊的混凝土;
(4)清理模具上的垃圾并分類處理;
2)模具的組裝
(1)按照模具組裝的順序,在模具上編號,在邊模上編上東南西北,防止模具裝反;
(2)定位好邊模,測量長度(1,-2mm)、寬度(1,-2mm)、對角線(±3mm),調整符合要求后四個角用廢鋼筋頭焊死固定;
(3)安裝工裝件,焊死緊固件螺絲,壓緊模具邊模,防止其移動偏位;
(4)注意模具的組裝后是否處于同一水平面,否則影響收光;
(5)注意接縫處縫隙是否過大,組裝后需用雙面膠條或玻璃膠進行封堵,防止漏漿;
3)脫模劑的涂刷
(1)使用水性脫模劑,嚴格按照脫模劑和水1:3的比例進行比兌;與模臺大面積的構件使用專用的油性脫模劑進行涂刷;
(2)用噴壺對模臺面和模具上進行噴灑,噴灑注意均勻,不得過多或過少;
(3)噴灑后,使用專用的拖布進行涂抹,使得脫模劑均勻的布滿,不得漏刷接縫處;
4)鋼筋綁扎
(1)綁扎前對照圖紙鋼筋明細圖檢查鋼筋的型號、尺寸、數量和形狀是否相符;
(2)按照圖紙要求的擺放位置進行擺放,注意桁架筋、水平筋、縱向筋的位置;
(3)按照要求進行滿扎鋼筋,不得跳扎,扎絲尾巴方向朝構件內側;
(4)注意按照圖紙放置保護層墊塊,每隔60cm左右布置一個;
(5)鋼筋與預埋件、孔洞沖突時,不得私自剪斷鋼筋,應將鋼筋打彎繞過,如無法繞過需要上報生產線管理員處理;
(6)疊合板桁架筋吊點加強鋼筋處,應用紅漆進行標識;
5)預埋件的放置
(1)安裝前對照圖紙檢查預埋件的型號、尺寸、數量;
(2)確定預埋件的位置和埋深,是否有凹凸要求,對拉螺栓孔上部應拉線使其處于同一垂直線上;
(3)固定預埋件后需要檢查預埋件是否固定牢靠;
(4)注意哈芬連接件的擺放位置和鋼筋穿插綁扎方式,固定措施,要使其處于垂直狀態;
(5)灌漿套筒埋件檢查其是否固定牢靠,灌漿套筒和盲孔位置是否正確;
(6)墻板上同一高度的線盒,宜采用連體線盒,應控制線盒底部處于同一水平位置;
6)澆筑前隱蔽工程檢查驗收
(1)檢查鋼筋的型號、尺寸、數量、形狀、保護層厚度、外伸長度、綁扎是否牢靠,滿扎,擺放位置;
(2)檢查預埋件的型號、尺寸、數量、擺放位置、固定是否牢靠;
(3)檢查模具模臺內是否按要求涂刷脫模劑;
(4)檢查模具長、寬、厚,查看模具是否有變形和漏漿隱患;
7)澆筑
(1)澆筑前目測坍落度大小是否處于120-180mm范圍之內,如明顯超過,應立即通知生產線管理員處理;
(2)澆筑過程中注意澆筑的厚度的均勻,澆筑厚度超過30cm以上的需要分層澆筑,分層澆筑時,振搗時振搗器應插入下層混凝土10cm,以加強上下層混凝土的結合,振搗時不要碰到模板、鋼筋和預埋件,在鋼筋密集處和模具邊角處,應配合使用鐵釬搗實;
(3)澆筑時遇到工裝處,工裝上鋪墊蛇皮袋,疊合板桁架筋、線盒應用專用蓋板遮蓋,防止污染;
(4)澆筑過程中有漲模、漏漿、預埋件、鋼筋偏位現象應立即通知生產線管理處理;
(5)振動平臺振動時間宜控制在10s左右,插入式振動棒振動時間控制在4-7秒,大振動棒移動間距控制在30cm左右,小振動棒控制在15cm左右,采用快插慢拔,直至混凝土表面出漿,無明顯氣泡冒出為止;
(6)澆筑完成后質檢員對預埋件、外伸鋼筋進行檢查,有偏位時,在初凝前進行調整;
(7)澆筑完成后,用鋁合金靠尺進行刮平,用鐵抹子抹平第一次收光,靜置15-30分鐘后,待混凝土進行初凝后,大拇指按下去可清晰看到拇指螺紋,可開始第二次進行壓光;
(8)混凝土收光要低于模具上口,保持在模具口下1-1.5毫米左右,這樣的好處在于保證拆模后混凝土上口陽角90度;
(9)按照要求進行拉毛和壓光,疊合板拉毛要求不得低于4mm,疊合梁表面拉毛不得低于6mm,墻板一般毛面拉細毛;
(10)收光前,應將工裝進行拆除,拆除時間不得過早,拆除時防止灰漿進入預埋件孔內;
(11)澆筑外墻板時,先澆筑外葉墻板時,應等外葉墻板初凝,鋪蓋保溫板,鋪蓋保溫板時注意之間無接縫,宜為整體板;外葉板與內葉板澆筑時間間隔不超過4小時;
8)養護
(1)混凝土拉毛收光后,應用薄膜進行覆蓋,薄膜覆蓋前上面需要灑水;
(2)蒸養時,應注意控制升溫和降溫速度不得超過20℃/h,養護溫度最高溫度不得超過60℃,開始加溫時不得開蒸汽加熱,否則蒸汽冷凝水會落在構件表面上,產生脫皮現象,2小時后,開蒸汽進行加熱,濕度宜控制在90%,
(3)蒸養過程中應有專人進行巡查,每隔一小時用測溫槍檢測溫度是否與上述不符;
(4)疊合板養護時間不得低于4小時,墻板、陽臺大型構件養護時間不得低于8小時;
9)拆模吊運
(1)得到試驗室通知可拆模命令后,并用回彈儀測的多點平均強度高于15Mpa時,方可進行拆模;
(2)確認先卸完所有的螺絲后,再拆除模具;
(3)注意拆模時產品保護,不得使用大錘錘擊模具和模臺拆模;
(4)經過質檢員驗收合格后,構件標識牌進行蓋章,寫好構件的編號、生產日期、樓層信息內容,疊合板要有漆畫出安裝標識方向;
(5)選擇合適的吊具進行吊裝,吊裝前應檢查吊具和配件是否有損壞,否則應放棄使用;
10)成品出廠檢測
(1)檢查外伸鋼筋的型號、尺寸、數量;
(2)預埋線管、灌漿套筒是否通暢;
(3)構件標識牌是否正確,填寫信息是否齊全;
(4)預埋件的位置、尺寸、是否變形歪斜;
(5)構件表觀質量;
11)構件的運輸堆放
(1)構件按照要求用墊木進行合理位置的擺放,需要堆疊時,應注意上下層墊木處于同一垂直位置,保證其受力均勻;
(2)合格構件和不合格構件應分區放置,不得混淆;
(3)疊合板的堆疊:疊合板在車間出廠時,底部墊兩根150*150H型鋼做為托吊吊具,疊合板之間采用12mm木模板墊在桁架筋上,注意墊平,保證上下墊木片處于同一垂直位置,所墊的位置在疊合板1/3~1/4處,堆疊層數不得超過8層,長度大于4m的板子不得超過6層,尺寸差別大的板子不能堆放在一起;
(4)陽臺板的堆放:層間混凝土接觸面可采用XPS隔墊,防止砼剛性碰撞產生碰損;
七子型、一字形陽臺板層間支墊枕木+3cm厚的XPS保溫板或柔性隔板,支墊點應應避開洞口且需上下在同一垂直線上,層數不宜超過4層;支墊點選擇在距端部1/3位置;
(5)樓梯:層間使用方木支墊,支墊點與鋼梁在同一垂直線上,層數不得超過4層
(6)空調板:層間混凝土接觸面采用墊木片疊放隔離,防止砼剛性碰撞產生碰損;七子型、一字形空調板層間支墊方木9cm*9cm*35cm,XPS板3cm厚,支墊點應避開洞口且需上下在同一垂直線上,層數不宜超過5層;
(7)墻板:確保外葉墻板不受力的前提下,用夾持桿牢固夾持,使墻體垂直立放在貨場貨架上;對寬度超過3m的構件,另一端應采取固定措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如皋漢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如皋漢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2877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煙囪灰泡沬墻板生產方法
- 下一篇:一種預制構件生產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