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量營養元素鎂螯合載體及其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28663.0 | 申請日: | 2018-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692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2 |
| 發明(設計)人: | 袁亮;趙秉強;張水勤;李燕婷;林治安;王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5 | 代理人: | 田燕 |
| 地址: | 10008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量營養元素 螯合載體 堿性液體 小白菜葉片 肥料處理 可溶性糖 溶劑組成 葉面噴施 氨基酸 醇胺 膽堿 多胺 肥料 | ||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量營養元素鎂螯合載體及其用途。所述的中量營養元素鎂螯合載體由醇胺、膽堿、多胺、氨基酸與溶劑組成。與CK相比,在葉面噴施的條件下,本發明中量營養元素鎂堿性液體肥料處理的小白菜葉片SPAD值平均提高35%以上,鮮重、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鎂利用率分別平均提高43%、32%、52%、38%;在灌施的條件下,本發明中量營養元素鎂堿性液體肥料則分別平均提高17%、9%、25%、26%。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肥料肥料生產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中量營養元素鎂螯合載體,還涉及所述中量營養元素鎂螯合載體的用途。
【背景技術】
近30年來,隨著氮磷鉀肥料的大量施用和作物產量水平的提高,特別是種植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果樹、蔬菜等經濟作物的快速發展,作物營養元素失調的現象日益加重,已經成為農作物產量和品質進一步提高的限制因子,耕地土壤中量元素鎂在缺素臨界值以下的占53%。不合理施肥導致我國耕地土壤pH平均降低了0.85個單位,酸化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21.6%,堿性肥料,特別是水溶性好的堿性液體鎂肥成為我國新時期的保障糧食安全和農產品品質的重大需求。
鎂是葉綠素的中心元素,提高鎂的有效性可顯著增強光合作用,但常規的鎂肥只有在酸性條件下才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在堿性條件下為沉淀,有效性差,使用不方便。因此,傳統提高中量元素水溶性的方法是利用EDTA、有機酸、糖醇、氨基酸等材料進行螯合,提高其有效性。但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會進一步酸化土壤,遇到堿性硬水會產生沉淀,有效性變差,同時堵塞滴灌管道,影響正常農業生產。
CN106748096A公開了一種堿性肥料,以中量元素、松花粉、聚谷氨酸酸溶液、硫酸、氯化銨、紅鉀、硅鎂鉀肥、磷酸一銨等原料制備;CN104876769B公開了一種改良土壤酸化的硅元素堿性肥料及其制備方法,以硅酸鉀、腐植酸鉀、尿素、鉬酸銨、乙二胺四乙酸、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復硝酚鈉、磷礦粉、氯化鎂、天然硫酸鉀鎂肥、腐熟堆肥為原料制備。具有改良酸性土壤的效果。CN106146163A一種糖醇螯合中量元素的生產方法,將中量元素、糖醇和溶劑按照一定質量比加入到反應釜中,中量元素、糖醇和溶劑按照質量比例20~50:10~80:0~50,在一定溫度下進行螯合反應,至中量元素溶解完全后,得到糖醇螯合中量元素。但是,現有技術中未見有關中量營養元素鎂螯合載體的相關專利申請以及文獻報道。
因此,本發明人在總結現有技術的基礎之上,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通過大量實驗研究與分析工作,終于完成了本發明。
【發明內容】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量營養元素鎂的螯合載體。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所述中量營養元素鎂螯合載體的用途。
[技術方案]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量營養元素鎂螯合載體。
所述的螯合載體由100重量份醇胺、2~10重量份膽堿、1~5重量份多胺、10~50重量份氨基酸與1000重量份溶劑組成,其中所述的溶劑由10~100重量份乙二醇或甘油與1000重量份水組成。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的醇胺是一種或多種選自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或N-甲基二乙醇胺的醇胺。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的膽堿是一種或多種選自膽堿、乙酰膽堿或氯化膽堿的膽堿。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的多胺是一種或多種選自腐胺、亞精胺或精胺的多胺。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的氨基酸是一種或多種選自賴氨酸、精氨酸、蛋氨酸或鳥氨酸的氨基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286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