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持續性聲門下吸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27237.5 | 申請日: | 2018-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686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譚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兩江新區第一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鼎慧峰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朱浩 |
| 地址: | 40112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持續性 聲門 吸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持續性聲門下吸引裝置,包括:負壓引流瓶,所述負壓引流瓶包括:上端敞口的透明的瓶體及密閉蓋設在瓶體敞口上的瓶蓋,所述瓶體呈圓筒狀,所述瓶蓋上設置有連通到瓶體內的引流接口和抽壓接口,所述引流接口用以與氣管插管的吸引管連接,所述抽壓接口上設置向外單向導通的抽氣單向閥,用以與抽氣裝置連接抽出瓶體內的氣體形成負壓。上述的的持續性聲門下吸引裝置,結構簡單、造價低廉,能夠進行持續性的聲門下滯留物引流操作,有助于醫療資源的合理利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聲門下滯留物引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持續性聲門下吸引裝置。
背景技術
通過氣管插管操作建立人工氣道,是臨床上常用的醫療手段,即將一特制的導管經聲門置入氣管,為氣道通暢、通氣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誤吸等提供最佳條件;為方便導管在氣管內的固定,在氣管前段設有氣囊,在插入島管至氣囊位于聲門之下后,對氣囊充氣,從而將導管固定在氣管內。只是,通過氣管插管操作建立人工氣道后,導管的氣囊上方常有多量分泌物積存與氣囊上方形成粘糊狀的痰,在病人進行吞咽和呼吸動作時,氣管管徑發生變化,分泌物就會沿氣囊壁流向下呼吸道,引發VAP(即: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清理氣囊上方滯留物(痰)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細菌沿氣囊周圍下移進入下呼吸道,從而降低VAP發生率,進而出現了聲門下滯留物引流技術(即SSD),該技術具體是在導管的背側設一獨立的引流腔道,引流腔道的下端開口位于氣囊上方,是為引流入口,引流腔道的上端在到達導管端部之前向外延伸一段吸引管,用以接注射器或吸引器,從而可以對氣囊上的滯留物進行持續或間斷性的負壓引流。在進行持續引流時,需要將吸引管連接一次性痰液收集器,并將痰液收集器的另一端連接負壓吸引裝置,用恒定負壓進行持續吸引,可克服間斷吸引導致分泌物暫時滯留的弊端,可以更加有效防止氣囊上分泌物滯留,避免或減少分泌物下行感染。
只是,采用持續吸引時,需要一直占用一臺負壓吸引裝置,而這臺價值不菲的負壓吸引裝置僅需要維持在低負壓的工作狀態即可,這是對醫院醫療設備資源的極大浪費。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結構簡單、造價低廉的負壓吸引裝置,能夠進行持續性的聲門下滯留物引流操作,有助于醫療資源的合理利用。
為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持續性聲門下吸引裝置,包括:負壓引流瓶,所述負壓引流瓶包括:上端敞口的透明的瓶體及密閉蓋設在瓶體敞口上的瓶蓋,所述瓶體呈圓筒狀,所述瓶蓋上設置有連通到瓶體內的引流接口和抽壓接口,所述引流接口用以與氣管插管的吸引管連接,所述抽壓接口上設置向外單向導通的抽氣單向閥,用以與抽氣裝置連接抽出瓶體內的氣體形成負壓。
上述的持續性聲門下吸引裝置,可以通過廠家生產直接形成出廠自帶負壓的負壓引流瓶,也可以在使用現場通過抽氣裝置直接抽取瓶體內的氣體形成負壓,從而為聲門下滯留物引流提供負壓吸力;其可以長時間持續提供負壓,即使出現負壓不足也可以及時通過抽壓接口抽壓補充,保證可以持續使用一天;負壓引流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制作成本低,還可以方便的打開瓶蓋處理痰液和進行瓶體清洗,反復使用,使用成本極低;去除對成本相對較高的負壓吸引裝置的長時間占用,有助于醫療設備資源的合理利用。
進一步地,所述負壓引流瓶還包括:設置在瓶體內的增壓活塞,所述增壓活塞上設置有連通增壓活塞兩端的連通接口,所述連通接口設置有兩個,兩個連通接口分別通過一軟管與引流接口和抽壓接口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兩江新區第一人民醫院,未經重慶兩江新區第一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2723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