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清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24363.5 | 申請日: | 2017-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123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9 |
| 發明(設計)人: | 南普鉉;黃正培;金真珠;金南希;安賢貞;黃弼載;黃滿泰;成恩智;李宅基 | 申請(專利權)人: | LG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47L5/24 | 分類號: | A47L5/24;A47L9/00;A47L9/12;A47L9/16;A47L9/22;A47L9/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東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清潔 裝置 | ||
根據本發明的清潔裝置包括:抽吸馬達,其用于產生抽吸動力;灰塵分離部,其用于從通過抽吸動力吸入的空氣分離灰塵;馬達殼體,其圍繞抽吸馬達;流動引導件,其圍繞馬達殼體的外側且將已從灰塵分離部排放的空氣引導至抽吸馬達;以及本體,其圍繞流動引導件且與流動引導件一起引導已從抽吸馬達排放的空氣。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1780021020.9(國際申請號PCT/KR2017/003593)”、發明名稱為“清潔裝置”并且申請日為2017年3月31日的發明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一種吸塵器。
背景技術
吸塵器可以分為使用者親自移動以用于清潔的手動吸塵器和自動地移動以用于清潔的自動吸塵器。
手動吸塵器可以根據類型分為罐式吸塵器(canister cleaner)、立式吸塵器(upright cleaner)、便攜式吸塵器(handy cleaner)和桿式吸塵器(stick cleaner)。
同時,在現有技術中,第10-1127088號韓國專利(于2012年3月8日登記)已公開了一種手持式真空吸塵器。
手持式真空吸塵器包括:抽吸管、氣流發生器、旋風分離器、電源以及手柄。
此外,氣流發生器設置在馬達殼體中,并且具有馬達和風扇的組件。此外,前置馬達過濾器設置在馬達前面,后置馬達過濾器設置在馬達后面。
當過濾器長時間使用時,灰塵可能積聚在過濾器中,當過濾器未被清潔時,積聚在過濾器中的灰塵成為流動阻力,從而降低抽吸能力。
然而,在該文獻中,因為前置馬達過濾器設置在氣流發生器與旋風分離器之間且被外部的殼體圍繞,所以需要拆卸該產品以便到達過濾器,這對于使用者來說是麻煩的。
此外,因為分別提供用于將從旋風分離器排放的空氣引導至馬達的結構以及用于將已經穿過馬達的空氣引導至后置馬達過濾器的結構,因此,部件的數量多且結構復雜。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吸塵器,其具有簡單結構且包括少量部件,這是因為一個流動引導件形成用于抽吸馬達的抽吸通道和排氣通道。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吸塵器,其是緊湊的且具有用于抽吸馬達的足夠的空氣通道寬度。
本公開提供一種了吸塵器,其形成外觀的本體不會變形。
本公開提供一種了吸塵器,其中,過濾器單元和前置過濾器可以分離。
技術方案
一種吸塵器,包括:抽吸馬達,其產生抽吸力;灰塵分離部,其從通過抽吸力吸入的空氣分離灰塵;馬達殼體,其圍繞所述抽吸馬達;流動引導件,其圍繞所述馬達殼體的外側,且將從所述灰塵分離部排放的空氣引導至所述抽吸馬達;以及本體,其圍繞所述流動引導件且與所述流動引導件一起引導從所述抽吸馬達排放的空氣。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吸塵器的立體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吸塵器的側視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吸塵器的平面圖。
圖4為當從吸塵器下面觀看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吸塵器的立體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吸塵器的豎直剖面圖。
圖6為顯示當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過濾器單元已經與主體分離時的圖。
圖7為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過濾器單元的底部的圖。
圖8為顯示在圖7中的過濾器單元的分解立體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LG電子株式會社,未經LG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2436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