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硬質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23579.X | 申請日: | 2018-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218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斌;羅伶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瑞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29/02 | 分類號: | C22C29/02;C22C1/05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傳松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硬質合金材料 制備 硬質合金 高溫耐磨性 重量百分比 耐磨性 常溫硬度 高溫硬度 硬質相 增強相 粘結相 基質 搭配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硬質合金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計的原料:WC粉91.5~92.5%,Co粉5~6%,Cu粉0.5~0.8%,Fe粉0.5~1%,Ti粉0.3~0.5%,TiB2粉0.3~0.5%。還公開了其制備方法。本發明以WC為硬質相,Co、Cu、Fe、Ti為粘結相,TiB2為增強相,上述組分搭配能顯著提高WC基質的硬度和耐磨性,實驗表明,本發明具有較高的常溫硬度和高溫硬度,有利于改善WC?Co硬質合金的高溫耐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硬質合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以WC為基體的硬質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硬質合金通常指以鈦、鉿、釩、鈮、鉻、鎢等過渡金屬碳化物為硬質相,以鐵族元素(鐵、鈷、鎳)粉末為粘結相采用粉末冶金技術燒結而成材料,具有模量高、強度大、熱膨脹系數低及化學性質穩定等優點,廣泛應用于精密制造、磨具及對耐蝕性和耐磨性要求較高的領域。其中,WC-Co硬質合金由于具有高強度、高硬度等優點,被廣泛用于鉆進、采礦、切削等對耐磨性要求較高的領域。但是,在高溫燒結時,WC晶粒可能異常長大,影響合金的力學性能及耐高溫性能,特別是當溫度高于600℃時,易造成合金硬度急劇下降,限制了材料的應用范圍。比如在切削過程中,工件與道具的機械摩擦可能會釋放大量的熱能,若刀刃硬度降低,極易損傷工件表面,影響切削質量及刀具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高溫耐磨性優異的WC-Co硬質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硬質合金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計的原料:WC粉91.5~92.5%,Co粉5~6%,Cu粉0.5~0.8%,Fe粉0.5~1%,Ti粉0.3~0.5%,TiB2粉0.3~0.5%。
優選的,WC粉、Co粉、Cu粉、Fe粉、Ti粉和TiB2粉的粒徑獨立為1~10μm。
所述硬質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
S1、將上述原料混勻加入球磨機中,加入石蠟進行濕磨,然后真空干燥,過100~200目篩,得到混合均勻的合金粉末;
S2、將步驟S1制得的合金粉末壓制成型,得到粗坯;
S3、將步驟S2得到的粗坯在真空、300~350℃下進行脫蠟處理,然后依次在500~600℃、800~900℃、1000~1200℃及1600℃下燒結,燒結時間分別為2~3h、1~1.5h、0.5~1h和0.5h,然后在800~900℃退火處理1~2h。
優選的,所述濕磨以無水乙醇為介質,球料比為3:1,液固比為400ml/kg,時間為40~50h。
優選的,所述脫蠟處理的時間為0.5~1h。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以WC為硬質相,Co、Cu、Fe、Ti為粘結相,TiB2為增強相,上述組分搭配能顯著提高WC基質的硬度和耐磨性,實驗表明,本發明具有較高的常溫硬度和高溫硬度,有利于改善WC-Co硬質合金的高溫耐磨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
以下實施例和對比例中,原料WC粉、Co粉、Cu粉、Fe粉、Ti粉和TiB2粉均為可商購的工業原料,粒徑均獨立為1~10μm,平均粒徑獨立為2~5μm。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瑞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長沙瑞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2357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