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框架結構的裝配式可拆卸填充墻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18640.1 | 申請日: | 2018-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961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1 |
| 發明(設計)人: | 吳獻;胡博夫;胡志濤;李冬梅;張延年;回國臣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B2/00 | 分類號: | E04B2/00;E04B2/74;E04C1/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之華益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胡月 |
| 地址: | 110168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心肋 墻體 大模塊 小模塊 預留螺栓孔 框架結構 可拆卸 填充墻 裝配式 外置 混凝土墻體 拆卸方便 對稱設置 互相連接 施工效率 空心棉 拼插 輕質 填充 混凝土 穿過 施工 | ||
本發明框架結構的裝配式可拆卸填充墻,由若干小墻體組成,所述小墻體由兩個小模塊和兩個大模塊拼插而成,所述小模塊包括有一個T型空心肋和一個L型空心肋,在兩個空心肋之間形成一個T型凹槽,T型空心肋的另一側設置一個L型凹槽;所述大模塊的兩端分別設置有L型凹槽,兩個L型凹槽對稱設置,兩個L型凹槽之間設置有三個T型空心肋,相鄰T型空心肋之間形成T型凹槽;大模塊與小模塊上預留螺栓孔,相鄰小墻體之間以及位于邊側的小墻體與柱之間的混凝土通過U型螺栓穿過預留螺栓孔互相連接;在小墻體外側布置外置薄板,外置薄板外側為混凝土墻體,空心肋里填充空心棉。本發明施工方便、材料輕質,拆卸方便,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框架結構的裝配式可拆卸填充墻。
背景技術
框架結構是指由梁和柱以剛接或者鉸接相連接而成,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即由梁和柱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框架結構的主要優點:空間分隔靈活,自重輕,有利于抗震,節省材料;具有可以較靈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優點,利于安排需要較大空間的建筑結構;框架結構的梁、柱構件易于標準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裝配整體式結構,以縮短施工工期;采用現澆混凝土框架時,結構的整體性、剛度較好,設計處理好也能達到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澆注成各種需要的截面形狀。框架結構的墻體是填充墻,起圍護和分隔作用,重量由梁柱承擔,填充墻不承重。框架結構分全框架和半框架,全框架沒有承重墻,半框架有承重墻,一般框架結構的填充墻隨時間的變化會出現裂縫和收縮等一系列現象,克服框架填充墻結構中出現的質量通病,提高框架填充墻結構的工程。現有技術中有各種填充墻,大多是混凝土空心砌塊,自重大,養護周期長,不耐高溫,拆除廢棄物再生利用性差等缺點,且安裝麻煩,施工周期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框架結構的裝配式可拆卸填充墻,該填充墻整體性好、構造簡單、安全可靠、節約材料、施工方便且安裝拆卸容易。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框架結構的裝配式可拆卸填充墻,由若干小墻體組成,所述小墻體由兩個小模塊和兩個大模塊拼插而成,所述小模塊包括有一個T型空心肋和一個L型空心肋,在兩個空心肋之間形成一個T型凹槽,T型空心肋的另一側設置一個L型凹槽;所述大模塊的兩端分別設置有L型凹槽,兩個L型凹槽對稱設置,兩個L型凹槽之間設置有三個T型空心肋,相鄰T型空心肋之間形成T型凹槽;大模塊與小模塊上預留螺栓孔,相鄰小墻體之間以及位于邊側的小墻體與柱之間的混凝土通過U型螺栓穿過預留螺栓孔互相連接;在小墻體外側布置外置薄板,外置薄板外側為混凝土墻體,空心肋里填充空心棉。
進一步地,所述的一個大模塊與一個小模塊并排設置組成半體,兩個半體拼插在一起形成一個小墻體,兩個半體之間大模塊與小模塊的排列方向相反。
進一步地,所述的U型螺栓為預制螺栓,半徑為50mm,位置位于離墻體邊緣55mm處。
進一步地,所述的小模塊、大模塊均是由80mm厚混凝土墻體、80mm厚的肋組成,整體厚度240mm。
進一步地,所述小墻體長為950mm,高為1200mm,厚為240mm。
進一步地,所述T型空心肋由橫肋與縱肋組成,橫肋的長為160mm,縱肋的寬為40mm,L型空心肋的整體形狀和體積大小為T型空心肋的一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由于是由若干小墻體組成,所述小墻體由兩個小模塊和兩個大模塊拼插而成,所述的一個大模塊與一個小模塊并排設置組成半體,兩個半體拼插在一起形成一個小墻體,兩個半體之間大模塊與小模塊的排列方向相反。小墻體平鋪設置組成框架結構的裝配式可拆卸填充墻,本發明由于在橫向上和豎向上都是由小墻體組成,因此拆裝非常方便,也便于根據空間任意改變墻體的厚度與高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建筑大學,未經沈陽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1864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