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硬質護岸型河岸生態構建結構及構建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18441.0 | 申請日: | 2018-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972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5 |
| 發明(設計)人: | 金晶;童新;趙曉紅;阮冠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9/02 | 分類號: | A01G9/02;E02B3/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 地址: | 31802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鏤空 植物床 架子 護岸 硬質 生態構建 繩錨 河岸 水生植物 種植 沉水植物 調節植物 河流水質 調節繩 河岸帶 浮體 構建 攀巖 液面 土地資源 懸浮 棲息 復合 側面 景觀 水利 保留 | ||
1.一種硬質護岸型河岸生態構建結構,其特征在于:
包括植物床A(6)、植物床B(5);
所述植物床A(6)包括:L形支架、鏤空架子(2);鏤空架子(2)固定在L形支架上部;L形支架一端插入河底,另一端與岸埂邊緣固定,鏤空架子(2)一側面也與岸埂邊緣固定;鏤空架子(2)的寬度小于L形支架,L形支架上端面種植沉水植物;鏤空架子(2)上種植復合水生植物;
所述植物床B(5)上設置浮體(7),其一側通過繩錨與L形支架固定,另一側通過繩錨與河底固定,通過調節繩錨的長度能夠調節植物床B(5)懸浮于液面中的深度或沉于河底;植物床B(5)種植沉水植物(4);
沿河岸上邊緣,種植有沿岸埂向下攀附的攀巖植物(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硬質護岸型河岸生態構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支架為不銹鋼材質,一端為尖端,插入河底,另一端通過螺栓與岸埂固定。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硬質護岸型河岸生態構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岸埂的形狀為直立或直線傾斜。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硬質護岸型河岸生態構建結構,其特征在于:沉水植物用捆綁帶與植物床B(5)固定,沉水植物為苦草、輪葉黑藻、伊樂藻、眼子菜、水蘭中的一種或幾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硬質護岸型河岸生態構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體(7)與植物床B(5)之間為可抽離式裝配。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硬質護岸型河岸生態構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浮葉、沉水植物。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硬質護岸型河岸生態構建結構,其特征在于:河中近所述硬質護岸型河岸生態構建結構投放水生生物,浮游動物投放密度104-105個/L;貝類投放密度2-6個/m3;魚體投放規格10-15cm,投放密度2-4尾/m3。
8.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硬質護岸型河岸生態構建結構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選擇一段硬質護岸,確定水深、基底、水質情況;通過水深確定植物床A的位置,通過基底確定植物床A插入淤泥底質厚度;通過水質確定移栽的水生植物種類;
S2、選定植物;
S3、植物床A固定:利用硬質護岸的在硬質護岸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植物床A,L形支架一端插入底泥,另一端利用螺栓與岸埂固定;
S4、設置沉水植物床B,植物床B通過繩錨與植物床A及河底固定;植物床B具有2層種植網,2層種植網之間設置沉水植物,利用捆扎帶將種植網固定,兩邊設置可抽離的圓柱形浮體;
S5、植物床A上移栽水生植物,鏤空架子利用麻袋進行外鋪,倒置種植土,將水生植物移栽至植物床A上;
S6、水上植物床A上方、沿河岸上邊緣,種植攀巖植物;
S7、沉水植物植物床B下沉,待植物長勢良好、水體透明度提升,抽出浮體,將植物床B下沉一段距離,并重新通過繩錨與植物床A及河底固定;
S8、投放水生生物,投放為直接投放于水體中,浮游動物投放密度104-5個/L;貝類投放密度2-6個/m3;魚體投放規格10-15cm,投放密度2-4尾/m3;
S9、待植物長勢進一步良好、水體透明度進一步提升,植物床B沉入河底,利用極短繩錨將植物床B沉入河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科技職業學院,未經臺州科技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1844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從底部反復澆花的花盆
- 下一篇:一種帶覆膜的蔬菜種植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