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型機械的自動供能模塊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18356.4 | 申請日: | 2018-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708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精時拓飛(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4B5/02 | 分類號: | G04B5/02;G04B5/16;G04B5/18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楊寶蘭 |
| 地址: | 518106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心軸 上支架 自動錘 限速 飾品 供能模塊 微型機械 個性化需求 動態展示 間隙配合 空間實現 能量傳遞 下支撐段 軸承支架 輸出 上端 工藝性 觀賞性 上夾板 同心的 下夾板 一體性 支撐段 中心孔 同軸 下端 藝術性 穿過 保證 維護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微型機械的自動供能模塊,該模塊為中心輸出,包括中心軸、與中心軸同心的原動部分及自動錘部分、自動部分和限速上支架;原動部分上端穿過限速上支架的中心孔置于限速上支架下方,原動部分下端與中心軸支撐段間隙配合;自動錘部分通過軸承支架固定在自動部分上夾板上;中心軸下支撐段插入自動部分下夾板,中心軸能夠通過自動部分將自動錘部分產生的能量傳遞給原動部分。有益效果是,該模塊采用同軸中心輸出,結構緊湊,在不破壞飾品整體前提下提高模塊一體性,便于維護、更換;同時為實現飾品藝術性和觀賞性提供有效保證,滿足人們個性化需求。該結構簡單、運行可靠、工藝性好。能在有限空間實現自動為飾品中動態展示部分提供能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動供能模塊,特別是涉及一種為微型機械飾品提供動力源的自動供能模塊。
背景技術
在漫漫的人類發展史中,人類的進步始終與工具(機械)的發展交織在一起,從最初的鉆木取火,到如今的航天飛機遨游宇宙,雖然新材料、新科技不斷涌現,但永遠無法取代作為基礎學科——機械的重要地位。作為人類機械史中的一個里程碑——鐘表,更是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體現了人類智慧的結晶,而隨著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價值觀、審美觀的發展,最初僅作為時間讀取工具的鐘表漸漸的成為了人們追求極致美感享受的珍品。手表,以其體積小、精度高的特點更是為大眾所喜愛,它已成為腕上的藝術品。基于手表元素設計的袖扣、戒指、吊墜、手鐲等形式的飾品層出不窮,將手表機芯直接置于飾品中或將個別手表零部件藝術處理后作為展示元素,前者雖然功能、形態完整、把玩性強,但是由于其體積限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業行業標準QBT2401-98手表機心的形狀、尺寸和名稱中機芯最小直徑優選值為10.4mm),手表機芯只能直接放置于相對尺寸較大的飾品上;后者由于沒有動力輸入,這些含有手表元素的展示部分至多只能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做簡單的慣性運動,無法達到理想的展示效果。但無論是否還具有原始計時的功能,這都是人們求新求美追求個性的體現,更是人類對機械原始美感的一種崇拜。
機械手表中已有各種形式的自動供能結構存在,圖1是珍珠陀自動上弦手表機芯基本布局示意圖,其中自動錘1’與原動組件11’均布于機芯夾板上,二者被置于同一平面內,為避免二者發生干涉,很難再對機芯的外廓直徑進一步的縮小;圖2是申請號201510633929.2的機械表的自動上條結構平面示意圖,其中條盒輪被置于環形軌道3之內,避免了干涉現象,但由于在同一平面內還存在復雜的減速輪系,機芯的外廓直徑同樣也很難再進一步減小。現有的手表機芯中的自動供能機構無法提供更小尺寸(直徑)的自動供能模塊結構,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一些精美飾品的動態表現力和精巧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最小外廓直徑在7mm以下,能夠將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儲存,并把該能量提供給飾品中動態展示部分的微型機械的自動供能模塊。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型機械的自動供能模塊,該模塊為中心輸出,包括,中心軸、與中心軸同心的原動部分及自動錘部分、自動部分和限速上支架;所述原動部分上端穿過限速上支架的中心孔置于限速上支架的下方,原動部分下端與中心軸的支撐段間隙配合;所述自動錘部分通過軸承支架固定在自動部分的上夾板上;所述中心軸下支撐段插入自動部分的下夾板,中心軸能夠通過自動部分將自動錘部分產生的能量傳遞給原動部分。
所述原動部分包括條盒蓋、條盒、發條、條軸、連接位釘和上弦片;所述發條內端通過條軸鉤與條軸抱緊,且處于相對靜止狀態,發條外端與條盒內壁相連也處于相對靜止位置,條盒轉動時,發條向條軸收緊儲存能量,所述上弦片通過連接位釘與條盒連為一體。
所述自動錘部分包括自動錘體、軸承套管、軸承支架和動力輸出輪;所述自動錘體的自動錘孔與軸承套管中的軸承套管輸入端鉚合為一體,動力輸出輪與軸承套管中的軸承套管輸出端鉚合為一體。
所述自動部分包括自動上夾板、自動下夾板、自動輪系和上條輪;所述自動輪系置于自動上夾板與自動下夾板之間,所述自動輪系的輸入端與動力輸出輪嚙合,自動輪系的輸出端與上條輪嚙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精時拓飛(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精時拓飛(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1835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