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直接燒結石棉尾礦制備功能性微晶玻璃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18321.0 | 申請日: | 2018-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529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8 |
| 發明(設計)人: | 孫紅娟;鄭文苗;彭同江;丁文金;周果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3C10/02 | 分類號: | C03C10/02;C03C6/02;C03B19/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璽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安宇宏;戴嵩瑋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綿***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接 燒結 石棉 尾礦 制備 功能 性微晶 玻璃 方法 | ||
1.一種直接燒結石棉尾礦制備功能性微晶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石棉尾礦進行粉碎、干燥,得到素坯粉體,素坯粉體的含水量按質量百分數計為1.2%~3.5%;
將素坯粉體壓制成型,得到坯體;
將所述坯體加熱至750~900℃并保溫,以促使坯體成核結晶,然后再加熱至1100~1250℃燒結,待燒結完成后進行冷卻,得到微晶玻璃;
以5~10℃/min的升溫速率將所述坯體加熱至750~900℃;
以3~5℃/min的升溫速率再加熱至1100~1250℃;
所述干燥包括低溫焙燒脫水,低溫焙燒脫水是將石棉尾礦在600~750℃保溫,以使石棉尾礦中的蛇紋石脫水反應形成鎂橄欖石。
2.一種直接燒結石棉尾礦制備功能性微晶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對原料進行預處理,得到素坯粉體,原料包括石棉尾礦和配料,石棉尾礦在原料中的質量占比在90%以上,所述配料包括助熔劑和/或微晶玻璃成分補充劑,素坯粉體的含水量按質量百分數計為1.2%~3.5%;
將素坯粉體壓制成型,得到坯體;
將所述坯體加熱至750~900℃并保溫,以促使坯體成核結晶,然后再加熱至1100~1250℃燒結,待燒結完成后進行冷卻,得到微晶玻璃;
以5~10℃/min的升溫速率將所述坯體加熱至750~900℃;
以3~5℃/min的升溫速率再加熱至1100~1250℃;
所述預處理包括干燥、粉碎和混合;所述石棉尾礦的干燥包括低溫焙燒脫水,低溫焙燒脫水是將石棉尾礦在600~750℃保溫,以使石棉尾礦中的蛇紋石脫水反應形成鎂橄欖石。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直接燒結石棉尾礦制備功能性微晶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包括:工業燒堿、鉀長石、霞石、珍珠巖、廢玻璃、硼砂、拋光與切邊廢料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燒結石棉尾礦制備功能性微晶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棉尾礦包括纖蛇紋石石棉尾礦。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燒結石棉尾礦制備功能性微晶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坯粉體的粒度在80μm以下。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燒結石棉尾礦制備功能性微晶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制成型的步驟包括:
將所述素坯粉體均勻平鋪在模具中,在20~100MPa的壓力下保壓10~60s,然后脫模得到坯體。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燒結石棉尾礦制備功能性微晶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至750~900℃后的保溫時間為30~60min;所述加熱至1100~1250℃后保溫30~90min。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燒結石棉尾礦制備功能性微晶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步驟:
將所述得到的微晶玻璃進行切邊和/或拋光,并將所述切邊和/或拋光產生的廢料返回用于制作所述素坯粉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科技大學,未經西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1832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