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蘋果形鉆石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18100.3 | 申請日: | 2018-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497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松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松光 |
| 主分類號: | A44C17/00 | 分類號: | A44C17/00;A44C2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周松強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蘋果 鉆石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種蘋果形鉆石,包括冠部、腰部和亭部,所述冠部通過腰部與亭部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的一端設置有頂部切面,且腰部與頂部切面對應的另一端設置有底部切面,所述腰部還設置有銜接切面,銜接切面銜頂部切面和底部切面,且銜接切面、頂部切面和底部切面組合后外部輪廓呈蘋果形;
所述銜接切面包括左銜接切面和右銜接切面,所述左銜接切面的兩端分別與頂部切面和底部切面銜接,所述右銜接切面分別與頂部切面和底部切面銜接,且左銜接切面和右銜接切面長度相同;
所述左銜接切面和右銜接切面均包括第一銜接凸面、銜接弧面和第二銜接凸面,且三者依次銜接,所述第一銜接凸面與頂部切面銜接,所述第二銜接凸面與底部切面銜接;
所述亭部包括復數個四邊形刻面和復數個三角刻面,每相鄰的兩個四邊形刻面之間均夾持有兩個三角刻面,且每個四邊形刻面的底部端點匯聚形成亭部的尖端,每個四邊形刻面的兩側端點均與一個三角刻面的頂點重合,且每個四邊形刻面和每個三角刻面的剩余端點均與腰部相連;
所述四邊形刻面為8個,所述三角刻面為16個,且每個四邊形刻面以腰部的中心面為基準、夾角角度為40.5°-42°,每個三角刻面以腰部的中心面為基準、夾角角度為42°-43°。
2.一種蘋果形鉆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選料,對鉆石胚料進行挑選,選出適合加工蘋果形鉆石的胚料作為粗胚;
步驟2:粗加工,對粗胚進行的亭部、腰部和冠部進行初步加工得到適合精加工的精胚;
步驟3:激光塑形,用激光機對精胚的腰部進行切割,并將腰部切割出銜接切面、頂部切面和底部切面,且銜接切面、頂部切面和底部切面銜接形成蘋果形狀;
步驟4:腰部拋光,用車邊機對銜接切面進行弧面車邊,再用坑部拋光機對頂部切面和底部切面進行拋光;
步驟5:精加工,對精胚的亭部和冠部進行打磨,保證鉆石火彩并形成最終產品;
步驟5具體包括以下子步驟:
步驟51:亭部精加工,在亭部上加工出8個四邊形刻面,16個三角刻面,且每個四邊形刻面以腰部的中心面為基準、夾角角度為40.5°-42°,每個三角刻面以腰部的中心面為基準、夾角角度為42°-43°;
步驟52:冠部精加工,在冠部上加工出16個足刻面、頂部風箏面、底部風箏面、6個鄰接風箏面、8個星刻面和一個主冠面,且每個足刻面以腰部的中心面為基準、夾角角度為39°-40°;頂部風箏面和底部風箏面以腰部的中心面為基準、夾角角度為35°-38°;每個鄰接風箏面以腰部的中心面為基準、夾角角度為35°-37°;每個星刻面以腰部的中心面為基準、夾角角度為25°-27°,主冠面與腰部的中心面平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蘋果形鉆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具體包括以下子步驟:
步驟11:挑選毛坯,將無瑕疵或瑕疵主要分布在首尾兩端的毛坯挑選出來作為粗胚;
步驟12:毛坯設計,根據毛坯的形狀和瑕疵分布情況,找到能夠加工出最大化蘋果鉆石的初步裁切方案。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蘋果形鉆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具體包括以下子步驟:
步驟21:切割,對粗胚進行切割,實現臺面分離;若粗胚為無彩鉆石,則采用激光切割,若粗胚為有彩鉆石,則采用手工切割;
步驟22:粗底,運用對粗胚的亭部進行粗底,縮小亭部的體積;
步驟23:粗打圓,對粗胚的腰部除了頭部和尾部的其他地方進行打圓加工;
步驟24:面部處理,對粗胚的冠部加工,使腰部變薄,并最終得到精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松光,未經王松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1810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卡扣式表帶表殼連接結構
- 下一篇:一種手鐲生產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