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城際公路出行量統計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14540.1 | 申請日: | 2018-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455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彭;顧明臣;王英平;王鑫;撒蕾;張碩;徐志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8G1/065 | 分類號: | G08G1/065;G08G1/01;G06F1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偉鋒;劉鐵生 |
| 地址: | 1000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城際 公路 出行 統計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 ||
1.一種城際公路出行量統計方法,包括:
獲取統計時間內目標區域城市邊界單向車輛通行數量;
獲取重記車輛數與實際出行車輛數的比例R;
獲取平均載客人數;
根據所述單向車輛通行數量、所述比例R和所述平均載客人數得到目標區域城際公路出行量;
其中,獲取重記車輛數與實際出行車輛數的比例R包括:
獲取公路出行車輛數隨出行距離的分布p1(x);
獲取隨出行距離增加重復統計的交通調查站數量的分布p2(x);
根據p1(x)和p2(x)得到交通調查站重復統計的出行車輛數與實際出行車輛數比值的分布p3(x),p3(x)=p1(x)p2(x);
根據所述p3(x)得到重記車輛數與實際出行車輛數的比例R,L1為沿公路同方向且同為出城的相鄰城市交通調查站的平均間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目標區域城市邊界單向車輛通行數量包括:
獲取目標區域城市邊界交通調查站記錄的斷面流量;
統計時間內斷面單向流量求和,得到目標區域城市邊界單向車輛通行數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公路出行車輛數隨出行距離的分布p1(x)滿足如下公式:
其中,為車輛平均出行距離,μ為最短行駛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隨出行距離增加重復統計的交通調查站數量的分布p2(x)滿足如下公式:
其中,L1為沿公路同方向且同為出城的相鄰城市交通調查站的平均間距。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單向車輛通行數量、所述比例R和所述平均載客人數得到目標區域城際公路出行量包括:
根據所述單向車輛通行數量和所述比例R得到實際出行車輛數,所述實際出行車輛數為
根據所述實際出行車輛數和所述平均載客人數得到目標區域城際公路出行量c,
其中,α為平均載客人數,u為目標區域城市邊界單向車輛通行數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統計時間內目標區域城市邊界單向車輛通行數量包括:根據車型獲取各車型的車輛通行數量;
所述獲取平均載客人數包括:獲取各車型的平均載客人數;
所述根據所述單向車輛通行數量、所述比例R和所述平均載客人數得到目標區域城際公路出行量包括:得到各車型的出行量;各車型的出行量求和得到目標區域城際公路出行量。
7.一種城際公路出行量統計裝置,包括:
第一單元,其用于獲取統計時間內目標區域城市邊界單向車輛通行數量;
第二單元,其用于獲取重記車輛數與實際出行車輛數的比例R;
第三單元,其用于獲取平均載客人數;第四單元,其用于根據所述單向車輛通行數量、所述比例R和所述平均載客數得到目標區域城際公路出行量;
其中,所述第二單元包括:
第一函數模塊,其用于獲取公路出行車輛數隨出行距離的分布p1(x);
第二函數模塊,其用于獲取隨出行距離增加重復統計的交通調查站數量的分布p2(x);
第三函數模塊,其用于根據p1(x)和p2(x)得到交通調查站重復統計的出行車輛數與實際出行車輛數比值的分布p3(x),p3(x)=p1(x)p2(x);
綜合模塊,其用于根據p3(x)得到重記車輛數與實際出行車輛數的比例R,L1為沿公路同方向且同為出城的相鄰城市交通調查站的平均間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未經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1454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監控系統及自動物料傳送系統
- 下一篇:電路板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