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制造復合材料框架結構的模壓成型裝置、復合材料框架結構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11982.0 | 申請日: | 2018-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530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卓達;陳磊;張寧;史燕飛;范延想 | 申請(專利權)人: | 航天特種材料及工藝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29C70/34 | 分類號: | B29C70/34;B29C33/44;B29C70/12;B29L1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譚輝 |
| 地址: | 10007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制造 復合材料 框架結構 模壓 成型 裝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種復合材料框架結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過用于制造復合材料框架結構的模壓成型裝置進行,所述模壓成型裝置包括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側面模板以及由所述下模板和所述側面模板圍成的模腔,所述模腔內設置有一體成型于所述下模板上的多個凸塊,所述下模、所述上模和多個所述凸塊之間相互配合使得所述模腔的形狀與待制造的復合材料框架結構的形狀相匹配;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包含纖維和樹脂的復合材料預浸料分成占所述復合材料預浸料的總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不同的三部分復合材料預浸料;所述三部分復合材料預浸料由以重量百分比計為65~75%的第一部分復合材料預浸料、15~25%的第二部分復合材料預浸料和5~15%的第三部分復合材料預浸料組成;
(2)將步驟(1)中的三部分復合材料預浸料按重量百分比遞減的方式依次填充于所述成型模具的模腔內進行預壓,得到復合材料預制體;
(3)將步驟(2)得到的復合材料預制體于所述成型模具的模腔內進行固化,得到復合材料型材,然后對所述復合材料型材進行脫模處理,制得復合材料框架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纖維為短切纖維。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部分復合材料預浸料由以重量百分比計為68~72%的第一部分復合材料預浸料、18~22%的第二部分復合材料預浸料和8~12%的第三部分復合材料預浸料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纖維選自由玻璃纖維、碳纖維、硼纖維和玄武巖纖維組成的組;和/或
所述樹脂選自由環氧樹脂、乙烯基樹脂、聚氨酯、不飽和聚酯和聚氰酸酯組成的組。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纖維為碳纖維,所述樹脂為環氧樹脂。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3)中,所述固化的溫度為120~150℃,所述固化的壓力為0.5~2MPa,所述固化的時間為2~4h。
7.由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得的復合材料框架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航天特種材料及工藝技術研究所,未經航天特種材料及工藝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1198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纖維鋪層時預抽預壓的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電池箱蓋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