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建筑物加固的鋼簾線-玻纖網格布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11938.X | 申請日: | 2018-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451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0 |
| 發明(設計)人: | 趙明月 | 申請(專利權)人: | 卡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西青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簾線 經線 玻璃纖維絲 玻纖網格布 緯線 建筑物加固 熱固化涂層 橫向平行排列 縱向平行排列 混凝土表面 混凝土結合 透氣性好 占用空間 網格狀 鋼絲 建筑物 覆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建筑物加固的鋼絲?玻纖網格布,包括緯線束和經線束,緯線束由若干橫向平行排列的玻璃纖維絲構成,經線束由若干縱向平行排列的鋼簾線構成,經線束與緯線束于垂直方向上交織在一起形成網格狀,且玻璃纖維絲和鋼簾線的外表面均覆蓋有熱固化涂層,鋼簾線與玻璃纖維絲通過熱固化涂層固定連接,本發明具有與混凝土結合性良好,透氣性好,單位加固面積內造價低,具有很強的加固效果,且采用鋼簾線?玻纖網格布對建筑物進行加固,操作簡單,占用空間小,加固的混凝土表面無需做特殊處理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加固領域,具體講是一種用于建筑物加固的鋼絲-玻纖網格布。
背景技術
目前,世界上的建筑物基本以鋼筋混凝土或鋼筋結構為主,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筑物發生老化,服役壽命降低,考慮到重建需要高成本,以及工期較長,最為有效的補救措施之一是對建筑物結構進行加固。鋼簾線-玻纖網格布作為重要的加固材料之一,其加固原理類似傳統的鋼筋混凝土加固,保留了金屬材料與混凝土具有良好粘結性能的優點,同時克服了施工復雜,重量大和占用空間大的缺點,主要用于道路、橋梁、隧道等的加固。網格布加固建筑物,是與聚合物砂漿配合使用,將網格固定在被加固建筑物表面,現有的網格布主要以單向碳纖維網格和雙向碳纖維網格為主。
然而,經過分析發現,現有的加固產品主要碳纖維類和金屬類,碳纖維類加固產品主要包括碳纖維布和碳纖維板,但是碳纖維類產品由于原材價格較高,且耐火性差,不透氣,不適用于潮濕環境,金屬類加固產品主要以傳統食的鋼筋混凝土加固為主,但是該加固產品施工復雜,且占用空間較大。
發明內容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不足,本發明在此提供一種用于建筑物加固的鋼簾線-玻纖網格布,具有與混凝土結合性良好,透氣性好,單位加固面積內造價低,具有很強的加固效果,且采用鋼簾線-玻纖網格布對建筑物進行加固,操作簡單,占用空間小,加固的混凝土表面無需做特殊處理等優點。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構造一種用于建筑物加固的鋼絲-玻纖網格布,包括緯線束1 和經線束2,緯線束1由若干橫向平行排列的玻璃纖維絲4構成,經線束2由若干縱向平行排列的鋼簾線3構成,緯線束1與經線束2于垂直方向上交織在一起形成網格狀,且玻璃纖維絲4和鋼簾線3的外表面均覆蓋有熱固化涂層5,鋼簾線3與玻璃纖維絲4通過熱固化涂層5固定連接。鋼簾線3由若干鋼絲8編織而成,鋼絲8的內部設有不銹鋼芯7,外部設有鍍銅層6。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玻璃纖維絲與鋼簾線呈交叉垂直設置,其中的鋼簾線具有傳統加固材料鋼筋相似的特性,與混凝土具有良好結合性,具有很強的加固效果,且與聚合物砂漿配合使用,對建筑物進行加固,操作簡單,占用空間小,單位加固面積內造價低,加固的混凝土表面無需做特殊處理。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鋼簾線的鋼絲內部設有鋼芯,外表面設有鍍銅層,鍍銅層與鋼芯貼合固定,由于鋼絲內部的鋼芯容易生銹腐蝕,通過設置的鍍銅層可有效防止生銹,延長保質期。
本發明通過改進在此提供一種用于建筑物加固的鋼絲-玻纖網格布,與現有用于建筑物加固的材料相比,具有如下優點:具有與混凝土結合性良好,透氣性好,單位加固面積內造價低,具有很強的加固效果,且采用鋼絲-玻纖網格布對建筑物進行加固,操作簡單,占用空間小,加固的混凝土表面無需做特殊處理等優點,具體體現為:
優點1:玻璃纖維絲與鋼簾線呈交叉垂直設置,其中鋼簾線具有傳統加固材料鋼筋相似的特性,與混凝土具有良好結合性,具有很強的加固效果,且與聚合物砂漿配合使用,對建筑物進行加固,操作簡單,占用空間小,單位加固面積內造價低,加固的混凝土表面無需做特殊處理。
優點2:鋼簾線3的鋼絲8內部設有鋼芯7,外表面設有鍍銅層6,鍍銅層6與鋼芯7貼合固定。由于鋼鋼絲8內部的鋼芯容易生銹腐蝕,通過設置的鍍銅層6可有效防止生銹,延長保質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用于建筑物加固的鋼簾線-玻纖網格布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卡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卡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1193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