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小兒發燒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11814.1 | 申請日: | 2018-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452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余浚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余浚龍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梁香美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半夏 桂枝 制備 藥浴 臟腑 薄荷 肝腎功能 經絡血脈 透皮吸收 小兒脾胃 藥物領域 退燒 重量份 黨參 柴胡 大棗 甘草 黃芩 荊芥 肉桂 循行 生姜 防風 配方 藥材 刺激 | ||
本發明涉及藥物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治療小兒發燒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治療小兒發燒的藥物的原料主要包括按重量份計的以下組分:柴胡15?40份、薄荷5?20份、肉桂5?20份、荊芥10?30份、防風5?20份、黃芩5?20份、半夏10?30份、桂枝10?20份、黨參10?30份、生姜5?15份、大棗5?20份以及甘草10?20份。本實施例提供的是藥浴的小兒退燒配方,通過多味藥材的相互輔佐,可以將藥物中的有效成分循行經絡血脈,內達臟腑,由表及里,因而產生效應。桂枝、半夏等易刺激小兒脾胃的藥物無須進入脾胃。治療療效顯著;經過透皮吸收其作用,對于小兒肝腎功能基本沒有影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物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治療小兒發燒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發熱是小兒十分常見的一種癥狀。發熱過高或長期發熱可影響機體各種調節功能,從而影響小兒的身體健康。在治療過程中,大多采用吃藥、注射退燒藥等對小兒治療。
小孩子的胃腸蠕動速度較慢,藥物在孩子的胃腸道停留的時間較長;還有就是孩子的胃酸濃度低、胃腸道中的酶活性不如成人高,藥物更難在孩子的胃腸道降解。小孩子的肝、腎發育還不完全,藥物降解所需的酶系還不健全,藥物的代謝和排泄速度都會減慢,因此,容易使藥物在孩子體內蓄積,一旦超過中毒劑量,就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因此小孩子用藥會對其肝、腎帶來一定傷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小兒發燒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旨在提供一種可以在治療小兒發燒的同時,避免對小孩子肝、腎造成傷害。
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小兒發燒的藥物,治療小兒發燒的藥物的原料主要包括按重量份計的以下組分:
柴胡15-40份、薄荷5-20份、肉桂5-20份、荊芥10-30份、防風5-20份、黃芩5-20份、半夏10-30份、桂枝10-20份、黨參10-30份、生姜5-15份、大棗5-20份以及甘草10-20份。治療小兒發燒的藥物制備為皮膚給藥劑型。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原料主要包括按重量份計的以下組分:
柴胡26-35份、薄荷8-16份、肉桂8-16份、荊芥16-28份、防風8-17份、黃芩8-17份、半夏16-25份、桂枝13-17份、黨參16-25份、生姜8-13份、大棗9-17份以及甘草12-18份。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原料主要包括按重量份計的以下組分:
柴胡27份、薄荷12份、肉桂11份、荊芥19份、防風13份、黃芩13份、半夏21份、桂枝16份、黨參19份、生姜11份、大棗12份以及甘草16份。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治療小兒發燒的藥物還包括輔料。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技術方案:
上述的治療小兒發燒的藥物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將原料采用水提取2-3次后混合濾液,然后將濾液真空濃縮。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將原料水提取之前,還包括將原料與水混合浸泡30-60分鐘。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將原料水提取之前,還包括粉碎原料至過100目。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向真空濃縮后的濾液中加入防腐劑。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水提取之后,濾液真空濃縮之前還包括:
將的藥渣進行壓榨得到殘液,混合殘液以及濾液然后進行真空濃縮。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水提取時原料與水的體積比為0.8:1-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余浚龍,未經余浚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118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