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結合GPS和雷達里程計的SLAM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06455.0 | 申請日: | 2018-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076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劍華;林瑞豪;吳佳鑫;馮宇婷;徐浚哲;陳勝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17/86 | 分類號: | G01S17/86;G01S17/89;G01S19/42;G01S19/53;G09B2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強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合 gps 雷達 里程計 slam 方法 | ||
1.一種結合GPS和雷達里程計的SLAM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LAM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數據采集
使用差分GPS采集經緯高、RPY角、時間戳數據,RPY角包括Roll-滾轉角、Pitch-俯仰角和Yaw-偏航角;使用激光雷達LiDAR采集點云數據和時間戳;
2)處理GPS數據獲得位移(X,Y,Z)和姿態RPY角
(X,Y,Z)為LiDAR起始位置到LiDAR當前位置的位移,RPY角表示的是LiDAR當前位置的姿態,其中,Z即高度差直接從差分GPS數據中獲取LiDAR當前位置和初始位置的高度數據并求差得到,X,Y的值通過將LiDAR當前位置和初始位置的經緯度數據轉換到UTM平面坐標系下并求差獲得,RPY角直接從差分GPS數據中獲取;(X,Y,Z)的計算如下:
(X,Y,Z)=(X末,Y末,Z末)-(X初,Y初,Z初)
其中,(X末,Y末,Z末)代表的是當前雷達的位置,(X初,Y初,Z初)代表的是初始雷達的位置;
3)匹配GPS數據和LiDAR的點云數據
通過時間戳對齊的方式實現數據匹配;
GPS采集的數據的時間戳TimeGPS是周秒,激光雷達采集的數據的時間戳TimeLiDAR是距離最近的整點的秒數;此外,TimeGPS和TimeLiDAR存在一個18秒的閏秒差;為了實現時間戳格式的統一,對TimeGPS做預處理,記預處理后的GPS的時間戳為TimeGPSL:
TimeGPSL=TimeGPS%3600-18
4)結合步驟2)處理后的GPS數據和LiDAR的點云數據檢驗GPS數據的可靠性
對于LiDAR采集到的連續的兩幀數據F1,F2,先用處理后的GPS數據將其轉換到世界坐標系下,記轉換后的點云為FW1,FW2,接著,使用LOAM算法的特征點提取方法提取FW1,FW2的角點和面點,記FW1角點和面點的數量為C2,S2;使用LOAM算法中的對應關系匹配方法在FW2的特征點中找F1的特征點的對應關系,記找到對應關系的特征點數量為C1,S1;計算找到對應關系的角點和面點的數量占比R1,R2:
如果R1,R2,C2,S2都大于給定的閾值,那么認為GPS數據是可靠的;
5)雷達里程計的方法獲取RPY角和位移(X,Y,Z)
利用激光雷達獲取點云數據,使用高精度的雷達里程計LOAM算法獲取RPY角和(X,Y,Z);
6)位姿融合
在GPS數據可靠的地方,使用GPS獲取的位姿作為系統最終的位姿;在GPS數據不可靠的路段,先將該路段起點的由GPS得到的位姿數據傳遞給LOAM算法作為初值,使用LOAM算法獲得該路段每一幀點云的位姿T1,由RPY角和位移(X,Y,Z)信息計算得到的變換矩陣,然后,將上述位姿T1和該路段終點的由GPS得到的位姿數據作為輸入,輸入到ELCH算法中,獲得每一幀點云位姿的累積誤差T2,最后使用T2優化來自雷達里程計的位姿,記優化后的位姿為T3;
T3=T2*T1
7)獲取最終的全局三維地圖
使用6)得到的融合后的位姿T3轉換激光雷達的點云數據到世界坐標系下,獲取最終的全局地圖;
記點云中某個點在雷達坐標系下的坐標為P1,轉換到世界坐標系下的坐標為P2;
P2=T3*P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0645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防撞雷達系統
- 下一篇:用于路面避險的提醒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