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鎢/鉬制品表面超聲波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01776.1 | 申請日: | 2018-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542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景鋒;黃志民;方漳云;鄭艾龍;李斌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虹鷺鎢鉬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1/00 | 分類號: | B23B1/0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張松亭;秦彥蘇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品 表面 超聲波 加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鎢/鉬制品表面超聲波加工方法,該方法可以大幅提高鎢/鉬制品表面的加工精度,減少了鎢/鉬制品表面的缺陷,增加鎢/鉬制品表面的硬度,有效去除鎢/鉬制品表面氧化皮,延長鎢/鉬制品使用壽命,環保無污染,降低制造成本,縮短加工制造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表面加工工藝,特別是涉及一種鎢/鉬制品表面超聲波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機械制造中零件表面的粗糙度要求始終是工程技術人員在做加工方案及設備運用中要著重考慮的問題。表面粗糙度是衡量已加工表面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它對零件的耐磨性、耐腐蝕性、疲勞強度和配合性質都有很大影響。當機械加工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較低時,工程技術上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磨削加工,如工件尺寸較大、結構特殊或不具備磨削加工條件時,常常采用研磨加工來達到粗糙度值較低的要求。但傳統的研磨工藝存在加工周期較長、生產成本高、生產強度大、環境污染嚴重、機床設備損耗較大等多種不利因素。特別是鎢鉬等硬脆金屬,加工難度非常大。因此有必要對鎢、鉬棒材的表面加工進行探索。另一方面,鉬極易在空氣中發生氧化,當氧化嚴重時,通常采用強酸去除表面氧化皮,在酸洗過程中會污染環境,并且有可能傷害到操作員工。而通過超聲波加工工藝,操作安全,加工用的是可回收循環利用節源油,環保節約,符合綠色生產的特點。而現有技術中的超聲波加工參數都是針對特定材質(非鎢鉬材料)提出,并不適合用于鎢鉬材質這類硬脆金屬的超聲波加工,難以獲得最佳的表面效果,同時會帶來一些新的技術問題,如表面損傷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鎢/鉬制品表面超聲波加工方法,該工藝可以有效降低鎢/鉬制品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延長鎢/鉬制品使用壽命,并且可以縮短加工周期,減少生產成本,環保節能,符合綠色生產的特點。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鎢/鉬制品表面超聲波加工方法,包括:
1)將鎢制品或鉬制品裝到車床上,使工件處在車床正中心,跳動≤0.05mm;
2)調整超聲波刀具加工的線速度為60~75m/min,走刀速度為0.15~0.3mm/r;
3)使用超聲波刀具對鎢制品或鉬制品實施加工。
一實施例中:所述超聲波刀具加工的線速度為70~72m/min。
一實施例中:所述超聲波刀具加工的走刀速度為0.15~0.22mm/r。
一實施例中:所述超聲波刀具加工前,所述鎢制品或鉬制品的表面粗糙度不超過5.0μm
一實施例中:所述超聲波刀具加工前,所述鎢制品或鉬制品的表面粗糙度為3.0~5.0μm。
一實施例中:所述超聲波刀具加工后,所述鎢制品或鉬制品的表面粗糙度降低到0.09~0.50μm。
一實施例中:所述超聲波刀具加工后,所述鎢制品或鉬制品的表面硬度提升10~22%。
本技術方案與背景技術相比,它具有如下優點:
1.鎢/鉬制品表面粗糙度可由3.0~5.0μm降低到約0.09~0.50μm,可提高兩個等級;
2.鎢/鉬制品的表面硬度比普通車削后硬10~22%,改善耐磨性,延長使用壽命;
3.鎢/鉬制品的表面缺陷、微孔減少,表面呈鏡面效果,表面光潔度大大提高;
4.縮短了鎢/鉬制品加工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5.能有效去除鎢/鉬制品表面氧化皮,較酸洗方法安全,環保,可降低制造成本,縮短加工制造周期。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虹鷺鎢鉬工業有限公司,未經廈門虹鷺鎢鉬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0177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