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雙回線路特征方程的零序參數計算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01511.1 | 申請日: | 2018-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704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志光;焦邵麟;黃明輝;曾耿暉;李一泉;劉瑋;陳橋平;馬永斌;李琨;楊常府;詹慶才;魏佳;王麗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8 | 分類號: | G01R31/08;G06F1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張春水;唐京橋 |
| 地址: | 5106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線路 特征 方程 參數 計算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雙回線路特征方程的零序參數計算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S1、建立故障前和故障后的超定方程組,并根據所述超定方程組求解出線路兩端的不同步角;S2、對采樣得到的線路兩端不同步電壓電流數據進行傅里葉變換,得到兩端電壓電流基波向量;S3、利用對稱分量法將步驟S2中得到的基波向量分解成序分量,并聯立建立雙饋線路零序耦合方程組;S4、對所述雙饋線路零序耦合方程組進行求解,并利用步驟S3中得到的序分量數據,分別計算得到線路零序參數。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雙回線路特征方程的零序參數計算方法及系統,不僅原理簡單,容錯性高,在不同步角逐漸增大以及雙回線路之間存在互感時辨識誤差較小,具有較高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輸電線路參數辨識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雙回線路特征方程的零序參數計算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電力系統模型和參數是電力系統準確計算的基礎,參數錯誤是困擾電力系統計算的難題;由于種種原因,不正確的電力系統參數值、參數錯誤會嚴重影響電力系統計算的精度,導致分析計算的結果與實際嚴重不符。
輸電線路是電力輸送的載體,是電力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對電力系統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電力系統數學模型需要線路參數,而參數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在線狀態估計、潮流計算、故障分析、網損計算、繼電保護整定計算、短路電流計算、故障測距以及選擇電力系統運行方式的最終結果。若工作中使用的輸電線路參數不準確,可能給電力系統帶來很大的影響,甚至產生重大的電力事故。輸電線路參數往往比較復雜且受很多不確定因素(氣候、環境及地理等)的影響,使得無法僅僅依靠理論計算來獲取這些參數的準確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雙回線路特征方程的零序參數計算方法及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雙回線路特征方程的零序參數計算方法,包括:
S1、建立故障前和故障后的超定方程組,并根據所述超定方程組求解出線路兩端的不同步角;
S2、對采樣得到的線路兩端不同步電壓電流數據進行傅里葉變換,得到兩端電壓電流基波向量;
S3、利用對稱分量法將步驟S2中得到的基波向量分解成序分量,并聯立建立雙饋線路零序耦合方程組;
S4、對所述雙饋線路零序耦合方程組進行求解,并利用步驟S3中得到的序分量數據,分別計算得到線路零序參數。
進一步地,所述基于雙回線路特征方程的零序參數計算方法中,所述步驟S1具體包括:
獲取故障錄波裝置;
基于故障錄波裝置在系統發生故障時記錄的數據,建立故障前和故障后的超定方程組,并根據所述超定方程組求解出線路兩端的不同步角。
進一步地,所述基于雙回線路特征方程的零序參數計算方法中,所述故障錄波裝置在系統發生故障時記錄的數據包括故障前的穩態數據和故障后的狀態數據。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雙回線路特征方程的零序參數計算系統,包括:
第一計算模塊,用于建立故障前和故障后的超定方程組,并根據所述超定方程組求解出線路兩端的不同步角;
第一處理模塊,用于對采樣得到的線路兩端不同步電壓電流數據進行傅里葉變換,得到兩端電壓電流基波向量;
第二處理模塊,用于利用對稱分量法將步驟S2中得到的基波向量分解成序分量,并聯立建立雙饋線路零序耦合方程組;
第二計算模塊,用于對所述雙饋線路零序耦合方程組進行求解,并利用步驟S3中得到的序分量數據,分別計算得到線路零序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0151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