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單底玻璃杯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99175.1 | 申請日: | 2018-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595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5 |
| 發明(設計)人: | 施春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施春祥 |
| 主分類號: | A47G19/22 | 分類號: | 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1308 浙江省永***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膽 外體 玻璃杯 熔融 螺紋形成 杯口 隔層 壓出 壓口 折彎 | ||
一種單底玻璃杯,包括杯底、外體和內膽,杯底與外體和內膽的下部熔融相連,外體和內膽的中間形成隔層,外體上部的另一頭折彎與內膽上部的另一頭熔融相連,并經壓口機壓出螺紋形成杯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家居用品,尤其適應人們用來喝茶的單底玻璃杯。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繁榮,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空閑之余聊聊天喝喝茶,已成為許多人的生活習慣,因此市場上各種茶杯種類繁多應有盡有,雙層的玻璃杯由于價廉物美,清潔衛生深受人們的青睞,但玻璃杯內膽懸空在玻璃杯內是造成易碎的主要原因,目前,雖然有一款玻璃杯面市,但存在著設計不合理的缺點,就是先加溫軟化內膽彎曲后和外體熔融相連,然后再與杯底片熔融相連,造成杯底與內膽間有個凹圈難以清洗干凈,長時間飲用就會出現底部整圈都是茶垢的問題,并且生產杯底片,還需要另外加工,加工杯底片工藝復雜,杯底片與外體熔融對接完成后,杯底直徑與外體的直徑不一致,還需將杯底進行打磨處理,制造繁瑣工序多,難以形成自動化生產。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單底玻璃杯,該單底玻璃杯不需要加工杯底片,直接從內管和外管熔融后制得,即一個杯底既能和內膽相連也和外體相連,杯底、內膽和外體的制作都在一臺機器上完成,并且杯體的直徑與杯底的直徑完全吻合,不需打磨也光滑一致,杯底與內膽結合垂直,不會產生凹圈,具有制造工藝簡單,工序少,生產效率高,清洗方便,還能適應自動化產生的特點。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單底玻璃杯,包括杯底、外體和內膽,杯底與外體和內膽的下部熔融相連,外體和內膽的中間形成隔層,隔層起到保溫的作用,外體上部的另一頭折彎與內膽上部的另一頭熔融相連,并經壓口機壓出螺紋形成杯口。
方法一:把玻璃外管高溫軟化與玻璃內管熔融相連,再經過高溫把玻璃內管軟化至液體形成與外體直徑一致的杯底。
方法二:把玻璃外管套在內膽的外面,經過高溫把玻璃外管軟化與玻璃內膽的底部熔融相連形成外體直徑一致的杯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單底玻璃杯不需要加工杯底片,直接從內管和外管熔融后制得,即一個杯底既能和內膽相連也和外體相連,杯底、內膽和外體的制作都在一臺機器上完成,并且杯體的直徑與杯底的直徑完全吻合,不需打磨也光滑一致,杯底與內膽結合垂直,不會產生凹圈,具有制造工藝簡單,工序少,生產效率高,清洗方便,還能適應自動化產生的特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是制造本發明方法一的第一步驟結構示意圖。
圖3是制造本發明方法一的第二步驟結構示意圖。
圖4是制造本發明方法一的第三步驟結構示意圖。
圖5是制造本發明方法一的的第四步驟結構示意圖。
圖6是制造本發明方法二的第一步驟結構示意圖。
圖7是制造本發明方法二的第二步驟結構示意圖。
圖8是制造本發明方法二的第三步驟結構示意圖。
圖9是制造本發明方法二的第四步驟結構示意圖。
圖中,1.杯口,2.內膽,3.外體,4.杯底,5.隔層,6.內管,7.托模,8.外管,9.滾輪,10.壓模。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杯底4與外體3和內膽2的下部熔融相連,外體和內膽的中間形成隔層5,隔層起到保溫的作用,外體上部的另一頭折彎與內膽上部的另一頭熔融相連,并經壓口機壓出螺紋形成杯口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施春祥,未經施春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9917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盲人用防溢滿水杯
- 下一篇:一種可降溫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