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脊柱微創手術器械限深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98225.4 | 申請日: | 2018-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809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9 |
| 發明(設計)人: | 衛建民;馮萬立;王新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雞市中醫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00 | 分類號: | A61B17/00;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2100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套筒 導向腔 脊柱微創手術 限深裝置 藥液流道 安裝腔 電熱管 導針 器械 電動缸驅動 長度調節 底部相通 間隔設置 實際位置 實際行程 出藥口 電動缸 管嘴 配電 套在 緊貼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脊柱微創手術器械限深裝置,主要由安裝腔結構和電動缸驅動結構構成,所述安裝腔結構由外套筒、管嘴以及電熱管構成,其中電熱管緊貼套在外套筒的外側,所述外套筒的內部設有藥液流道以及導向腔道,藥液流道與導向腔道之間間隔設置,外套筒的底面上開設有與導向腔道底部相通的出藥口,本發明通過導針結構的長度調節可以適配電動缸的實際行程調節以及實際位置調節,這樣當電動缸呈現固定安裝時,僅需通過導針結構的長度便可實現后期調整安裝,因此整體相對調整就更加方便,也更加迅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脊柱微創手術器械限深裝置。
背景技術
微創脊柱外科技術意味著在一定醫療風險下避免大切口,采用微小切口或穿刺通道,運用特殊的器械和裝置,在影像儀器監視下或導航技術引導下,從正常的解剖結構到達病變處,使用各種微型的手動或電動器械和器材,在可視條件下完成整個手術過程,以達到比傳統或標準的脊柱手術切口小、組織創傷小、出血少、操作精確度高、效果肯定、術后功能恢復快為目的。
現有手術器械限深裝置在實際安裝時需要器械與電動缸的連接部位,從而使得電動缸驅動的位置更加準確,但在實際調整過程中,由于電動缸固定造成整體調節非常的繁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克服上述情況不足,旨在提供一種能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
一種脊柱微創手術器械限深裝置,主要由安裝腔結構和電動缸驅動結構構成,所述安裝腔結構由外套筒、管嘴以及電熱管構成,其中電熱管緊貼套在外套筒的外側,所述外套筒的內部設有藥液流道以及導向腔道,藥液流道與導向腔道之間間隔設置,外套筒的底面上開設有與導向腔道底部相通的出藥口,且外套筒的頂部開設有與藥液流道相通的進藥口,所述藥液流道的底部出口與導向腔道相連通,此時經進藥口進入的融藥經藥液流道輸送后送入導向腔道內,然后從導向腔道底部的出藥口排出,所述外套筒的底部螺紋連接有管嘴,且所述管嘴的內部設有管嘴腔,管嘴腔的頂面以及底面上分別開設有與管嘴腔相通的進口以及出口,且導向腔道底部的出藥口與管嘴腔頂部的進口呈緊貼對接,從導向腔道底部的出藥口排出的融藥進入管嘴腔內,最后從管嘴腔的出口被排出;所述導向腔道的底部出口位置設有密封件,且當密封件位于導向腔道最底部時,密封件緊貼在藥液流道的底部出口位置,利用密封件實現對藥液流道以及導向腔道的封堵,且所述密封件固定套在下導針上,所述下導針的頂端經管嘴腔穿至導向腔道內,下導針的底端露在管嘴的外側,所述下導針的上方位置設有調節管,調節管滑動設于導向腔道內,且調節管內設有圓柱狀的管腔,調節管的上下端面均設有與管腔相通的開口,且管腔內壁上設有螺紋結構,所述下導針的頂端螺紋擰入至管腔內;所述調節管的上方位置設有豎直設置的上導針,上導針的底端螺紋擰入至管腔內,且上導針的頂端沿導向腔道的頂部開口穿至外套筒的上端外側位置,上導針的頂端焊接固定在上導針座的底面上;所述電動缸驅動結構主要由電動缸構成,其中電動缸的電動缸軸豎直朝下設置,電動缸軸的底端采用螺栓以及法蘭固定連接上導針座的上表面中心位置;通過電動缸帶動上導針座豎直升降,此時由于上導針、調節管以及下導針連成一體,因此整個電動缸可以帶動下導針的上下升降,此時下導針帶動密封件脫離導向腔道以及藥液流道的出口,從而實現融藥的流入;此時對于上導針、下導針以及調節管來說,三者的長度可通過上導針以及下導針旋入管腔的深度來進行調整,當上導針和下導針擰入管腔內的長度越長,上導針、下導針以及調節管構成的針體結構的長度越短,此時電動缸在實際運作時的行程越長,當上導針和下導針擰入管腔內的長度越短,針體結構的長度越長,此時電動缸在實際運作時的行程越短,這樣對于電動缸的實際固定位置來說,整體通過導針結構的長度調節可以適配電動缸的實際行程調節以及實際位置調節,這樣當電動缸呈現固定安裝時,僅需通過導針結構的長度便可實現后期調整安裝,因此整體相對調整就更加方便,也更加迅速。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導向腔道的底部出口直徑大于管嘴腔頂部的進口直徑。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導針與管嘴腔內壁之間間隔設置。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導針和下導針的長度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雞市中醫醫院,未經寶雞市中醫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982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