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粘性土覆蓋礦山地質環境效應預測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97497.2 | 申請日: | 2018-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835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學;劉小龍;王國棟;閆朋陽;郝云陽;席大鵬;張濤;袁冰;孫彬朝;劉周;吉立浦;李宏釗;祝曉琴;郭秋杉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昕佳工程勘查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9/00 | 分類號: | G01V9/00;G06F17/50;G08B2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呂學文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莊市***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粘性土 預設區域 固結 環境效應 礦山地質 三維地質模型 預測 地質參數 礦山 模型模擬 預防措施 覆蓋 變形 地質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粘性土覆蓋礦山地質環境效應預測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根據預獲取的預設區域范圍內的第一類地質參數,建立礦山三維地質模型;根據礦山三維地質模型,模擬預設區域范圍內的粘性土的固結釋水變化;根據預設區域范圍內的粘性土的固結釋水變化,預測礦山地質環境效應。通過實地獲取預設區域范圍內的第一類地質參數,建立礦山三維地質模型將會更符合預設區域的地質情況。而后,利用該模型模擬預設區域范圍內的粘性土的固結釋水變化,然后根據該區域范圍內的粘性土的固結釋水變化,預測礦山地質環境效應。可以預測出由于粘性土的固結而引起的地面變形,便于提早做出預防措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質環境預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粘性土覆蓋礦山地質環境效應預測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礦山地質環境效應評價中,對于地面沉降變形評價,只考慮礦山開采引起的巖石變形和塌陷等對地面變形的影響,忽略了由于第四系粘性土的固結而引起的地面變形,從而導致礦山開采引發的環境效應評價存在誤差較大,甚至會發生嚴重的錯誤預測,進而無法及時預防由重大誤差甚至是錯誤預測帶來的環境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粘性土覆蓋礦山地質環境效應預測方法及系統,用以解決現有對礦山開采引發的環境問題預測存在誤差較大,甚至發生嚴重錯誤而導致不能及時預防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粘性土覆蓋礦山地質環境效應預測方法,該方法包括:
根據預獲取的預設區域范圍內的第一類地質參數,建立礦山三維地質模型;
根據礦山三維地質模型,模擬預設區域范圍內的粘性土的固結釋水變化;
根據預設區域范圍內的粘性土的固結釋水變化,預測礦山地質環境效應。
本發明實施例具有如下優點:通過實地獲取預設區域范圍內的第一類地質參數,建立礦山三維地質模型將會更符合預設區域的地質情況。而后,利用該模型模擬預設區域范圍內的粘性土的固結釋水變化,根據該區域范圍內的粘性土的固結釋水變化,預測礦山地質環境效應。可以預測出由于粘性土的固結而引起的地面變形,便于提早做出預防措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粘性土覆蓋礦山地質環境效應預測系統,該系統包括:
模型建立單元,用于根據預獲取的預設區域范圍內的第一類地質參數,建立礦山三維地質模型;
處理單元,用于根據礦山三維地質模型,模擬預設區域范圍內的粘性土的固結釋水變化;
預測單元,用于根據預設區域范圍內的粘性土的固結釋水變化,預測礦山地質環境效應。
本發明實施例具有如下優點:通過實地獲取預設區域范圍內的第一類地質參數,建立礦山三維地質模型將會更符合預設區域的地質情況。而后,利用該模型模擬預設區域范圍內的粘性土的固結釋水變化,根據該區域范圍內的粘性土的固結釋水變化,預測礦山地質環境效應。可以預測出由于粘性土的固結而引起的地面變形,便于提早做出預防措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一種粘性土覆蓋礦山地質環境效應預測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提供的一種粘性土覆蓋礦山地質環境效應預測系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昕佳工程勘查設計有限公司,未經河北昕佳工程勘查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9749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液體檢測裝置及其檢測方法
- 下一篇:一種碳酸鹽巖儲層物性解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