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傳輸方法、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95736.0 | 申請日: | 2018-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864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袁杭良;崔建;孫玉榮;徐小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歌爾泰克機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7/185 | 分類號: | H04B7/185;H04L1/22;H04W28/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0 | 代理人: | 劉戈 |
| 地址: | 201708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傳輸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裝置及系統,該方法包括:控制處于開啟狀態的第一數據接收設備接收并發送無人機生成的數據傳輸信號至控制設備;若無人機與處于關閉狀態的第二數據接收設備之間的傳輸穩定性信息滿足設備開啟條件,則控制第二數據接收設備接收數據傳輸信號,控制第一數據接收設備繼續發送數據傳輸信號;若無人機與第一數據接收設備之間的傳輸穩定性信息滿足設備關閉條件,則控制第二數據接收設備接收并發送數據傳輸信號至控制設備,控制第一數據接收設備停止接收數據傳輸信號。可見,從第二數據接收設備開啟到第一數據接收設備關閉期間,控制設備和數據傳輸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鏈路始終保持連接,從而避免出現數據丟失的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傳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設備切換方法及數據傳輸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幾年,具有結構簡單、安全性高、使用成本低等優點的無人機已經廣泛地應用于各行各業中,尤其是在高速、電力和油管等需要監控和巡檢的領域中。
以油管巡檢領域為例,由于鋪設的油管線路通常是較比長的,使用人工進行巡檢并不現實。在這種情況下,則通常會使用無人機對油管線路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攝。然后,無人機再將拍得的圖像數據發送至基站群中對應的基站。進一步地,控制中心會獲取發送至基站的圖像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從而完成對油管線路的巡檢。
在上述場景中,由于無人機的飛行航線通常較長,因此,往往需要借助基站群來將拍得的圖像數據遠距離傳輸至控制中心。然而,在將圖像數據由基站群遠距離傳輸至控制中心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傳輸鏈路斷開的情況,從而使得基站獲取到的圖像數據存在丟失,并最終導致巡檢準確性大大降低。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裝置及系統,用以在遠距離傳輸的過程中保證數據傳輸鏈路的實時連接,避免出現因鏈路斷開導致數據在遠距離傳輸過程中發生數據丟失的情況。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包括:
控制處于開啟狀態的第一數據接收設備接收并發送無人機生成的數據傳輸信號至控制設備;
若所述無人機與處于關閉狀態的第二數據接收設備之間的傳輸穩定性信息滿足設備開啟條件,則控制所述第二數據接收設備開始接收所述無人機生成的數據傳輸信號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數據接收設備繼續發送所述數據傳輸信號至所述控制設備;
若所述無人機與所述第一數據接收設備之間的傳輸穩定性信息滿足設備關閉條件,則控制所述第二數據接收設備接收并發送所示無人機生成的數據傳輸信號至所述控制設備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數據接收設備停止接收所述數據傳輸信號。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傳輸裝置,包括:
發送控制模塊,用于控制處于開啟狀態的第一數據接收設備接收并發送無人機生成的數據傳輸信號至控制設備;
接收控制模塊,用于若所述無人機與處于關閉狀態的第二數據接收設備之間的傳輸穩定性信息滿足設備開啟條件,則控制所述第二數據接收設備開始接收所述無人機生成的數據傳輸信號;
所述發送控制模塊,還用于若所述無人機與處于關閉狀態的第二數據接收設備之間的傳輸穩定性信息滿足設備開啟條件,則控制所述第一數據接收設備繼續發送所述無人機生成的數據傳輸信號至所述控制設備;以及若所述無人機與所述第一數據接收設備之間的傳輸穩定性信息滿足設備關閉條件,則控制所述第二數據接收設備接收并發送所述無人機生成的數據傳輸信號至所述控制設備;
所述接收控制模塊,還用于若所述無人機與所述第一數據接收設備之間的傳輸穩定性信息滿足設備關閉條件,則控制所述第一數據接收設備停止接收所述無人機生成的數據傳輸信號。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傳輸系統,包括:多個數據接收設備、以及分別與所述多個數據接收設備通信連接的控制設備、無人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歌爾泰克機器人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歌爾泰克機器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957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