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通信互連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94374.3 | 申請日: | 2018-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08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家豪;許修源;許碩修;楊竣杰;柯彥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鼎精密工業(鄭州)有限公司;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02 | 分類號: | H04L12/02;H04N21/41;H04N21/426;H04N21/4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1450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通信 互連 系統 | ||
1.一種無線通信互連系統,包括相互對接的第一通信模組及第二通信模組,所述第一通信模組包括無線發射元件及第一磁吸元件,所述第二通信模組包括與所述無線發射元件對接以進行信號無線傳輸的無線接收元件及與第一磁吸元件相互吸附配合的第二磁吸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組包括第一電路板,所述第二通信模組包括第二電路板,所述第一磁吸元件包括圍繞在所述第一電路板外的第一磁鐵,所述第二磁吸元件包括圍繞在所述第二電路板外的第二磁鐵,所述第二通信模組通過所述第二磁鐵與對應的第一磁鐵進行磁吸配合進而實現與第一通信模組的相互固定;所述無線通信互連系統包括固定不動的固定座以及可相對所述固定座轉動的轉盤,所述第一通信模組固定安裝至所述轉盤上并隨所述轉盤一同轉動,所述第一通信模組與第二通信模組對接配合后可同時轉動至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至少兩個不同角度的位置,所述第一通信模組與第二通信模組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相互配合時,對應第一、第二磁鐵的極性相反進而發生磁吸配合;當所述第一通信模組固定不動,而第二通信模組相對第一通信模組轉動至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時,對應第一、第二磁鐵的極性相同以相互排斥進而分離所述第一通信模組與第二通信模組。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通信互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發射元件包括若干安裝至所述第一電路板上且用以將所述第一電路板的電信號轉換成電磁信號以進行信號發射的發射晶片模組;所述無線接收元件包括若干安裝至所述第二電路板且用以將所接收的電磁信號轉換成電信號以將接收的信號傳輸至第二電路板的接收晶片模組;所述發射晶片模組與接收晶片模組對準時可以實現點對點的極高頻信號的無線傳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通信互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轉盤及第一電路板均呈環形設置;且所述轉盤位于固定座的環形區域內,所述第一電路板位于所述轉盤的環形區域內。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線通信互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組還包括組裝在所述第一電路板中心的第一子板及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一子板上的彈簧頂針,發射晶片模組位于所述彈簧頂針外;所述第二通信模組還包括組裝在所述第二電路板中心的第二子板以及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二子板上的對接端子,接收晶片模組位于所述對接端子外;所述對接端子與彈簧頂針壓接配合以實現電源及低速信號的傳輸。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通信互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通信互連系統還包括組裝至所述固定座的定位銷,所述轉盤設有位于不同位置的第一、第二定位槽,所述定位銷在轉盤及第一通信模組旋轉至第一、第二不同位置時分別插入對應的第一、第二定位槽內進而將所述轉盤固定至固定座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無線通信互連系統,其特征在于:固定座上設有供所述定位銷穿過的開槽,所述無線通信互連系統還包括沿遠離所述開槽方向抵持所述固定座以為所述定位銷進入所述開槽提供彈性支撐力的彈簧。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無線通信互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通信互連系統還包括連接至所述第一通信模組并延伸出所述固定座的線纜,所述轉盤設有理線棒,當所述轉盤及第一通信模組旋轉至第一、第二位置時,所述線纜可在理線棒的帶動下盤繞在所述轉盤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無線通信互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設有擋塊,所述擋塊與轉盤上的理線棒配合以防止所述轉盤超過第一、第二位置發生過度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鼎精密工業(鄭州)有限公司;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鼎精密工業(鄭州)有限公司;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9437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線通信互連系統
- 下一篇:確定風力發電機組的偏航對風偏差角度的方法及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