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安全可靠的智能分支電纜連接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91989.0 | 申請日: | 2018-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172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5 |
| 發明(設計)人: | 丁永昌;于洪雷;丁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照永昌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15/10 | 分類號: | H02G15/10;H02G15/16;H02G15/117;H02G15/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800 山東省日照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并溝線夾 電纜連接箱 分支電纜 智能分支 主電纜 漏電流檢測電路 欠電壓檢測電路 溫度檢測電路 無線通信裝置 安全系數 安全檢測 報警信號 獲取信息 現代建筑 遠程監視 智能連接 主控制板 樓層 穿過 火災 | ||
一種安全可靠的智能分支電纜連接箱,包括箱體,主電纜,分支電纜,并溝線夾,主控制板,無線通信裝置,其中主電纜UVWO穿過并溝線夾,分支電纜UVWO與并溝線夾連接。通過在箱體中設定溫度檢測電路、欠電壓檢測電路、漏電流檢測電路進行各方面的安全檢測,并設置遠程監視,及時獲取信息。本智能連接箱性能穩定,可隨時發出報警信號,解決了現代建筑中樓層安全系數低,易發生火災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電力自動化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安全可靠的智能分支電纜連接箱。
背景技術
目前現代建筑中,電氣分支電纜大部分為預分支電纜,造價高、數據采集麻煩,并且電氣豎井的空間比較狹小,內部各種強弱電設備及電纜的載體等占用較大空間,給安裝過程及今后的維修帶來了不便,尤為重要的是不便于后續電力線纜擴展。近年來穿刺線夾解決了以上矛盾,但是因質量和安裝問題造成故障率高,火災發生比例因此上升,國內大部分地區消防和有關部門已禁止使用。
本發明的采用并溝線夾完成導線的平行接續,進行電氣傳遞。本發明的目的旨在解決現代建筑樓層電氣分支電纜大部分為預分支電纜,安全系數低,易發生火災的問題。為解決此類問題我們發明了智能分支電纜連接箱。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諸多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以特制的并溝線夾和先進的自動化控制技術為主的智能分支電纜連接箱,系統主要包括箱體,主電纜UVW0,分支電纜UVW0,并溝線夾,主控制板,無線通信裝置。其中,并溝線夾采用金屬材料制成,例如鐵、銅、鋁等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并溝線夾包括上夾片、下夾片,夾片兩端均是半圓形,中間為一字型,兩個夾片結合在一起后,形成兩個溝槽。主電纜與并溝線夾的一個溝槽連接,分支電纜與另一個溝槽連接,并溝線夾的上夾片、下夾片合在一起后,中間通過螺栓螺母固定。為了安全防止意外觸電,并溝線夾固定在絕緣板上,與箱體外殼分離不接觸。此方案中主電纜不用斷開,開皮后,直接安裝到并溝線夾的一側,并溝線夾的另一側是分支電纜的出線。
分支電纜從并溝線夾出來之后,經過漏電檢測裝置,用來檢測分支電纜是否有漏電現象。如存在漏電現象,則發出報警信息或者/并通過空氣開關切斷電氣線路。
并溝線夾上的電壓、溫度取樣點分別與主控制板上的電壓監測電路、溫度檢測裝置進行連接,以對并溝線夾的整體進行電壓檢測和溫度檢測。電壓與溫度的實時數據監控,可以提示工作人員電纜各個部位運行是否穩定、安全。
上述,漏電流檢測、溫度監測、電壓檢測的電路均布設在主控制板上,監測到的數據信息實時通過無線通訊裝置向外傳輸。智能分支電纜連接箱的外面還設置了天線,確保數據信號可以傳達給指定監測站。
箱體外還設有固定孔位,工作人員可將智能連接箱方便固定在需要的合適位置。
所述漏電流檢測電路包括空心鐵芯,控制線圈,放大器,單片機,所述控制線圈纏繞在空心鐵芯上,控制線圈兩端分別于運算放大器連接,運算放大器與單片機連接,所述分支電纜穿過空心鐵芯
智能分支電纜連接箱的研制,解決了電氣進戶電纜大部分為預分支電纜,并且電氣豎井的空間比較狹小,內部各種強弱電設備及電纜的載體等占用較大空間,給安裝過程及今后的維修帶來不便,尤其是不便于進行后續電力線纜擴展的問題,并且杜絕了預分支電纜接頭、穿刺式分支電纜接頭在電井中會受到高溫以及灰塵影響,易火災發生被燒毀的問題。其中,內設的數據傳輸功能解決了數據采集難的問題,方便研究人員隨時采集各種相關數據。通過對本項目的實施,將會帶來可觀的管理效益和社會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智能分支電纜連接箱示意圖。
圖2為并溝線夾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照永昌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日照永昌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9198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