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穩頻固態放電點火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90473.4 | 申請日: | 2018-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041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1 |
| 發明(設計)人: | 彭進田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泛華航空儀表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C7/266 | 分類號: | F02C7/26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固態 放電 點火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穩頻固態放電點火裝置,與電源輸入接口連接,包括逆變電路、火花頻率穩定電路、升壓電路、整流電路、儲能電路、放電電路、高頻升壓電路;所述逆變電路、升壓電路、整流電路、儲能電路、放電電路、高頻升壓電路依次連接,所述儲能電路的輸出端與火花頻率穩定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火花頻率穩定電路的輸出端分別與逆變電路、放電電路連接。本發明解決了傳統點火裝置能量損失大、放電時間不可控、壽命短的問題,具有效率高、壽命長、火花頻率穩定性好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航空穩頻點火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穩頻固態放電點火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如圖3所示,航空發動機直流變式電容放電點火裝置一般有逆變電路、升壓電路、整流電路、儲能電路及放電控制電路組成。其工作原理為:直流電源在逆變電路和升壓電路中轉換為高壓直流脈沖,經蒸餾后儲存在儲能電容器中;當儲能電容器中的能量買組規定要求時,放電電路中的放電開關器即導通為儲能電容器中的能量釋放提供通路,產生可以電離空氣的高電壓。
航空發動機用點火裝置一直限于使用機械振子逆變和氣體放電管。機械振子逆變原理的電磁繼電器,其觸點材料為貴金屬鉑的合金,具有成本高、加工工藝復雜、壽命短、體積大、重量大的缺點。氣體放電管是一種電子管器件,管體材料為陶瓷或者玻璃,內部含有放射性氣體,在點火裝置中起放電開關作用。氣體放電管壽命低,放電不受外部控制,無法滿足火花頻率穩定性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穩頻固態放電點火裝置,PWM控制芯片U2及其輔助電路組成的逆變電路代替了傳統的機械振子逆變;由晶閘管SCR及其輔助電路組成的放電控制電路、高頻升壓電路、續流二極管D4等代替了氣體放電管;增加了續流二極管D4、可編程定時器U1及其輔助電路組成的火花頻率穩定電路、由高頻變壓器T2和振蕩電容C9組成的高頻升壓電路。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穩頻固態放電點火裝置,與電源輸入接口連接,包括逆變電路、火花頻率穩定電路、升壓電路、整流電路、儲能電路、放電電路、高頻升壓電路;所述逆變電路、升壓電路、整流電路、儲能電路、放電電路、高頻升壓電路依次連接,所述儲能電路的輸出端與火花頻率穩定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火花頻率穩定電路的輸出端分別與逆變電路、放電電路連接。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所述逆變電路包括PWM控制芯片U2、MOS場效應管Q2,所述PWM控制芯片與電源輸入接口連接,所述PWM控制芯片的第6引腳與MOS場效應管Q2的柵極連接,PWM控制芯片的第3引腳通過電阻R6與MOS場效應管Q2的源級連接,所述MOS場效應管Q2的漏級與升壓電路連接。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所述升壓電路包括高壓硅堆二極管D1、電阻R8、變壓器T1,所述高壓硅堆二極管D1和電阻R8并聯于PWM控制芯片U2和MOS場效應管Q2之間;所述變壓器T1的初級繞組與MOS場效應管Q2的漏級連接。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所述儲能電路包括高壓硅堆二極管D2、儲能電容器C8、電阻R9、電阻R10;變壓器T1通過高壓硅堆二極管D2與儲能電容器C8的正極連接所述電阻R9與電阻R10串聯后與儲能電容器C8并聯。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所述放電電路包括二極管D3、晶閘管SCR;所述二極管D3與儲能電容器C8并聯,晶閘管SCR的陰極與二極管D3的陽極連接,晶閘管SCR的陽極與高壓硅堆二極管D2的陰極連接,晶閘管SCR的控制極與火花頻率穩定電路連接。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所述高頻升壓電路包括高頻變壓器T2、振蕩電容C9、二極管D4、電阻R11;所述電阻R11與二極管D4并聯后分別與晶閘管SCR的陰極和高頻變壓器T2連接,所述高頻變壓器T2通過振蕩電容C9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泛華航空儀表電器有限公司,未經四川泛華航空儀表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9047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