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動機冷卻系統的控制方法和系統以及發動機系統和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90055.5 | 申請日: | 2018-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200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胡洪濤;劉剛;王煥軍;張振;魏云騰;任亞南;張帥;劉逢;馬衛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P7/08 | 分類號: | F01P7/08;F01P7/14;F01P5/02;F01P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張潤 |
| 地址: | 0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動機 冷卻系統 控制 方法 系統 以及 車輛 | ||
本發明公開了發動機冷卻系統的控制方法和系統以及發動機系統和車輛,其中,控制方法包括:獲取發動機的狀態信息;根據發動機的狀態信息獲得目標工作溫度;根據目標工作溫度和發動機的實時溫度生成冷卻控制信號;根據冷卻控制信號控制發動機冷卻系統的執行元件以調節發動機的工作溫度。本發明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統以及發動機系統和車輛,可以使得發動機工作于當前工況下更適的工作溫度,降低油耗和排放。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輛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發動機冷卻系統的控制方法,以及發動機冷卻系統的控制系統和發動機系統及車輛。
背景技術
發動機是車輛的動力源,為了保證發動機的良好工作,通過冷卻系統調節發動機的工作溫度,但是,傳統的發動機冷卻系統很難滿足發動機不同工況下最適工作溫度的要求,因而,增加發動機的油耗與排放。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發動機冷卻系統的控制方法,該控制方法可以滿足發動機最適工作溫度的要求,降低油耗和排放。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存儲介質。
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發動機冷卻系統的控制系統。
本發明的第四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發動機系統。
本發明的第五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車輛。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的發動機冷卻系統的控制方法,包括:獲取發動機的狀態信息;根據所述發動機的狀態信息獲得目標工作溫度;根據所述目標工作溫度和所述發動機的實時溫度生成冷卻控制信號;根據所述冷卻控制信號控制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的執行元件以調節所述發動機的工作溫度。
本發明實施例的發動機冷卻系統的控制方法,根據發動機的狀態信息獲得目標工作溫度,該目標工作溫度更加適于當前工況的需求,并根據目標溫度和實時溫度生成冷卻控制信號,實現閉環控制,可以滿足發動機不同工況下適當工作溫度的要求,降低油耗與排放。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目標工作溫度包括基本目標溫度和修正補償溫度,所述根據所述發動機的狀態信息獲得目標工作溫度包括:根據所述發動機的轉速、進氣流量、怠速標志信號和檔位變化信號獲得所述基本目標溫度;根據所述發動機的轉速和進氣溫度獲得所述修正補償溫度;根據所述基本目標溫度和所述修正補償溫度獲得所述目標工作溫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發動機的轉速、進氣流量、怠速標志信號和檔位變化信號獲得所述基本目標溫度包括:按照預設優先級規則確定所述發動機的轉速、進氣流量、怠速標志信號和檔位變化信號中的優先級最高的狀態信息;根據所述優先級最高的狀態信息獲得所述基本目標溫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目標工作溫度和所述發動機的實時溫度生成冷卻控制信號包括:計算所述目標工作溫度和所述發動機的實時溫度的溫差和溫差變化率;根據所述溫差和所述溫差變化率查詢預設模糊控制規則,分別獲得模糊比例積分控制的比例控制系數KP和積分控制系數KI;根據所述比例控制系數KP和所述積分控制系數KI生成第一冷卻控制信號,實現對KP和KI的自動調整,達到自動控制溫度的效果。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目標工作溫度和所述發動機的實時溫度生成冷卻控制信號還包括:根據所述溫差獲得所述模糊比例積分控制的前饋值,并根據所述前饋值生成第二冷卻控制信號,達到快速調節溫度的效果。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目標工作溫度和所述發動機的實時溫度生成冷卻控制信號還包括:當所述溫差處于預設死區區間時,控制所述溫差置零,避免執行元件頻繁動作,影響壽命。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預設模糊控制規則滿足以下至少一個條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9005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