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止吸費的處理方法、裝置及計算機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90025.4 | 申請日: | 2018-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20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朋;畢瑞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14 | 分類號: | H04W4/14;H04W12/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夏泰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唐會娜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止 處理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防止吸費的處理方法、裝置及計算機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智能終端發送的短消息;其中,所述短消息包括用于標識接收方的目的號碼;確定所述目的號碼不是可識別號碼時,向所述智能終端發送待確認消息;確定在設定時長內沒有接收到所述智能終端發送的確認消息時,丟棄所述短消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止吸費的處理方法、裝置及計算機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4G)、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5G)的普及下,雖然各種智能終端給人們帶來了便利,但是隨之帶來的各種病毒、惡意應用軟件、惡意網站對智能終端惡意吸費的情況越來越頻繁,通過控制智能終端發送包括扣費驗證碼等短消息到扣費信息平臺,實現對智能終端的扣費,造成了用戶和通訊運營商巨大的經濟損失。
目前,主要通過在智能終端側進行防護以解決上述問題,也就是用戶通過在智能終端設置黑名單的方式來進行主動防護,使得智能終端能夠屏蔽病毒、惡意應用軟件、惡意網站等,但是這種解決方法并不能針對所有的病毒、惡意應用軟件、惡意網站等進行防護,從而仍然存在惡意吸費的情況,進而為用戶和通訊運營商帶來經濟損失。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至少一個問題而提供一種防止吸費的處理方法、裝置及計算機存儲介質,解決惡意吸費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吸費檢測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智能終端發送的短消息;其中,所述短消息包括用于標識接收方的目的號碼;
確定所述目的號碼不是可識別號碼時,向所述智能終端發送待確認消息;
確定在設定時長內沒有接收到所述智能終端發送的確認消息時,丟棄所述短消息。
進一步地,在所述確定所述目的號碼不是可識別號碼時,向所述智能終端發送待確認消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解析所述短消息,提取所述短消息中包含的目的號碼。
進一步地,所述確定所述目的號碼不是可識別號碼時,向所述智能終端發送待確認消息,包括:
將所述目的號碼與號碼庫中的號碼進行比對,若比對失敗,確定所述目的號碼不是可識別號碼;
向所述智能終端發送待確認消息。
進一步地,所述短消息還包括用于標識所述智能終端的用戶號碼;
所述確定所述目的號碼不是可識別號碼時,向所述智能終端發送待確認消息,包括:
確定所述目的號碼不是可識別號碼時,根據所述用戶號碼確定用戶定制吸費檢測業務;
向所述智能終端發送待確認消息。
進一步地,所述確定所述目的號碼不是可識別號碼時,向所述智能終端發送待確認消息,包括:
確定所述目的號碼不是可識別號碼時,緩存所述短消息;
向所述智能終端發送待確認消息。
進一步地,所述確定在設定時長內沒有接收到所述智能終端發送的確認消息時,丟棄所述短消息,包括:
確定在設定時長內沒有接收到所述智能終端發送的回復消息時,丟棄所述短消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900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