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用樹木制備的活性炭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89277.5 | 申請日: | 2018-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927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澤華;張俊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俊霞 |
| 主分類號: | C01B32/342 | 分類號: | C01B32/342;C01B32/324;B01J20/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9000 陜西省榆林***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活性炭 制備 活化 樹木 制備方法和應用 楊木 樹枝 廢棄 預處理 化工技術領域 反應活化劑 后續處理 孔隙結構 污染治理 吸附材料 吸附性能 制備工藝 吸附性 磷酸 污染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樹木制備的活性炭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化工技術領域。本發明的采用樹木制備活性炭的方法,采用廢棄楊木樹枝為原材料,使用磷酸作為活化反應活化劑,經預處理、活化,得到采用樹木制備的活性炭。該方法制備工藝簡單,所需的活化溫度較低;原料采用廢棄的楊木樹枝,具有變廢為寶的意義。由上述方法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積高,內部具有發達的孔隙結構,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將制得的活性炭作為吸附材料在污染治理方面應用時,能夠良好的吸附性能,產生的污染小,后續處理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采用樹木制備的活性炭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我國活性炭產業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目前在產量、品種、質量和應用均有較大改善。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活性炭工業發展達到高峰,目前我國的活性炭產業已有初具規模的工業體系。
目前我國活性炭的制備方法主要有化學活化法和物理活化法兩種。其中化學活化法又包括氯化鋅法、氫氧化鉀法和磷酸法三種,而物理活化法又包括水蒸氣活化法和二氧化碳活化法兩種。水蒸氣活化法操作簡單,成本低,后續處理方便,是制備活性炭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由于得到的活性炭比表面積不大,活化溫度過高,因此常將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活化方法結合使用。氯化鋅法會產生氯氣等有害物質,后續處理較為麻煩,且成本過高,污染性較強,目前較少使用。氫氧化鉀法會反應產生碳酸鉀和鉀,對于后續污染的處理要求較高,并且氫氧化鉀本身屬于強堿,對于設備的要求也非常高,導致生產成本的增加,國外使用較多。相比較之下,磷酸法所需的活化溫度較低、污染小、成本低,是活性炭制備工藝的主要發展方向。然而目前磷酸法制備的活性炭比表面積較低,性能不高,有必要對這種方法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樹木制備活性炭的方法,該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成本低,污染小,實用性強,原料采用廢棄的楊木樹枝,具有變廢為寶的意義;經本方法制得的活性炭具有包括介孔、微孔、大孔在內的發達的孔隙結構。將該活性炭應用于吸附材料時,具有優異的吸附性能。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采用樹木制備活性炭的方法,分為以下步驟:
1)將廢棄楊木樹枝經干燥、粉碎后得到楊木碎屑,將楊木碎屑和磷酸溶液按照1:5~1:3的浸漬體積比攪拌均勻后靜置;
2)將上述反應體系進行活化;
3)將活化后的固體物質洗滌數次,干燥后得到采用樹木制備的活性炭。
優選地,所用磷酸溶液的濃度為40%~60%。
優選地,攪拌采用磁力攪拌器。
優選地,靜置的時間為12h。
優選地,活化的時間為3~5h。
優選地,活化的溫度為500℃。
優選地,洗滌是用稀鹽酸和去離子水依次洗滌3~5次。
優選地,干燥是在真空干燥箱中進行的。
本發明還公開了采用樹木制備活性炭的方法所制備的活性炭,其比表面積為1020m2.g-1,平均孔徑為3.01nm,總孔容為0.96cm3.g-1。
本發明還公開了采用樹木制備的活性炭作為吸附材料的應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本發明的采用樹木制備活性炭的方法,采用廢棄楊木樹枝為原材料,使用磷酸作為活化反應活化劑,經預處理、活化,得到采用樹木制備的活性炭。該方法制備工藝簡單,所需的活化溫度較低;原料采用廢棄的楊木樹枝,具有變廢為寶的意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俊霞,未經張俊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8927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