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水雙組分水性木器涂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88961.1 | 申請日: | 2018-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934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厚國;李子榮;王和山;王和東;殷東樓;殷芳榮;曹文強;張萬霞;張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開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175/04 | 分類號: | C09D175/04;C09D7/61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長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劉希慧 |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州***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組分水性木器涂料 耐水 水混合均勻 聚乙烯醇 聚乙烯蠟 固化劑 制備 主劑 預制 有機硅改性環氧樹脂 水性聚氨酯分散體 水性異氰酸酯 中空玻璃微珠 氨水 硼酸 丙烯酸乳液 白色乳狀 輻照降解 去離子水 水熱反應 粘度穩定 磷酸鋅 流平劑 潤濕劑 硝酸鋁 消泡劑 懸浮物 增稠劑 除氣 滴加 排風 過濾 冷卻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水雙組分水性木器涂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聚乙烯醇6000輻照降解,排風除氣,粉碎,加入聚乙烯蠟攪拌,再加入硝酸鋁、硼酸、水混合均勻,攪拌狀態下滴加氨水至體系pH值為8.1?8.5,攪拌得到白色乳狀懸浮物,水熱反應,冷卻得到預制料;將水性聚氨酯分散體、高羥值丙烯酸乳液、有機硅改性環氧樹脂混合,攪拌狀態下依次加入預制料、中空玻璃微珠、磷酸鋅、聚乙烯醇、潤濕劑、消泡劑,繼續攪拌,加入聚乙烯蠟攪拌,然后加入流平劑、增稠劑、去離子水攪拌至粘度穩定,過濾得到主劑;將水性異氰酸酯、水混合均勻得到固化劑;將主劑和固化劑混合均勻得到耐水雙組分水性木器涂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木器涂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耐水雙組分水性木器涂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環保法規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限制,人們的環保和健康意識增強,溶劑型涂料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水性木器涂料具有VOC含量低、無毒無害、不燃不爆、無火災隱患等優點而快速發展。
單組分水性木器涂料具有市場接受度高和價格低廉的優點,在成膜過程中沒有化學交聯導致涂膜的硬度低,耐化學品性能一般,抗劃傷差,抗粘性差等,很難滿足一些要求較高的家具涂裝。因此,為了滿足性能上的要求,雙組分水性木器涂料就成為必然的選擇。雙組分水性木器涂料具有高性能和多功能,比如抗劃傷、漆膜硬度、豐滿度等性能表現突出,并且滿足環保的要求,但是耐水效果較差,亟待解決。
發明內容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耐水雙組分水性木器涂料的制備方法,所得涂膜均勻致密,耐水性能極為優異,而且附著強度高,安全環保。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耐水雙組分水性木器涂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聚乙烯醇6000輻照降解,排風除氣,粉碎,加入聚乙烯蠟攪拌,再加入硝酸鋁、硼酸、水混合均勻,攪拌狀態下滴加氨水至體系pH值為8.1-8.5,攪拌得到白色乳狀懸浮物,水熱反應,冷卻得到預制料;
S2、將水性聚氨酯分散體、高羥值丙烯酸乳液、有機硅改性環氧樹脂混合,攪拌狀態下依次加入預制料、中空玻璃微珠、磷酸鋅、聚乙烯醇、潤濕劑、消泡劑,繼續攪拌,加入聚乙烯蠟攪拌,然后加入流平劑、增稠劑、去離子水攪拌至粘度穩定,過濾得到主劑;
S3、將水性異氰酸酯、水混合均勻得到固化劑;
S4、將主劑和固化劑混合均勻得到耐水雙組分水性木器涂料。
優選地,S1中,聚乙烯醇6000、聚乙烯蠟、硝酸鋁、硼酸、水的重量比為60-100:10-20:6-14:6-12:180-220。
優選地,S1中,將聚乙烯醇6000輻照降解,輻照劑量為0.6-0.8MGy,排風除氣,粉碎至粒徑為10-30μm,加入聚乙烯蠟攪拌4-8min,攪拌速度為800-1000r/min,再加入硝酸鋁、硼酸、水混合均勻,攪拌狀態下滴加質量分數為16-18wt%氨水至體系pH值為8.1-8.5,攪拌得到白色乳狀懸浮物,200-220℃水熱反應12-20h,冷卻得到預制料。
優選地,S2中,水性聚氨酯分散體、高羥值丙烯酸乳液、有機硅改性環氧樹脂、預制料、中空玻璃微珠、磷酸鋅、聚乙烯醇、潤濕劑、消泡劑、聚乙烯蠟、流平劑、增稠劑、去離子水的重量比為120-160:100-140:50-70:8-16:2-4:1-2:6-14:2-4:2-4:4-8:1.5-2.5:1.5-2.5:80-120。
優選地,S3中,水性異氰酸酯、水的重量比為8-16:60-80。
優選地,S4中,主劑和固化劑的重量比為200-220:15-2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開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開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8896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