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過冷利用結構及空調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88647.3 | 申請日: | 2018-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063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永煒;潘衛瓊;楊秋石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40/02 | 分類號: | F25B40/02;F25B41/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吳敏;孫潔敏 |
| 地址: | 51900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過冷 空調系統 第二換熱器 第一換熱器 過冷裝置 流路 管路切換裝置 節流裝置 冷媒 連接方向 制冷運行 制熱運行 能效 傳遞 | ||
1.一種過冷利用結構,包括:第一換熱器(1)、第二換熱器(2)、在所述第一換熱器(1)和所述第二換熱器(2)之間傳遞冷媒的過冷流路,所述過冷流路中設有串聯連接的過冷裝置(4)和節流裝置(5);
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切換所述過冷流路在所述第一換熱器(1)和所述第二換熱器(2)之間連接方向的管路切換裝置(3),所述管路切換裝置(3)控制冷媒始終由所述過冷裝置(4)流向所述節流裝置(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過冷利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冷流路的一端為與所述過冷裝置(4)連接的進口端(6)、另一端為與所述節流裝置(5)連接的出口端(7),所述進口端(6)、所述出口端(7)、所述第一換熱器(1)和所述第二換熱器(2)均連接在所述管路切換裝置(3)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過冷利用結構,其特征在于,當冷媒由所述第一換熱器(1)流向第二換熱器(2)時,所述管路切換裝置(3)將所述進口端(6)連接在所述第一換熱器(1)上、將所述出口端(7)連接在所述第二換熱器(2)上。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過冷利用結構,其特征在于,當冷媒由所述第二換熱器(2)流向第一換熱器(1)時,所述管路切換裝置(3)將所述進口端(6)連接在第二換熱器(2)上、將所述出口端(7)連接在所述第一換熱器上。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過冷利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切換裝置(3)包括:與所述第一換熱器(1)連接的第一端(31)、與所述第二換熱器(2)連接的第二端(32)、與所述進口端(6)連接的第三端(33)、與所述出口端(7)連接的第四端(34),所述第一端(31)連通所述第三端(33)和所述第四端(34)中的一個、所述第二端(32)連通所述第三端(33)和所述第四端(34)中的另一個。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過冷利用結構,其特征在于,當冷媒由所述第一換熱器(1)流向所述第二換熱器(2)時,所述第一端(31)連通所述第三端(33),所述第二端(32)連通所述第四端(34)。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過冷利用結構,其特征在于,當冷媒由所述第二換熱器(2)流向所述第一換熱器(1)時,所述第一端(31)連通所述第四端(34),所述第二端(32)連通所述第三端(33)。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過冷利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切換裝置(3)為四通閥。
9.如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過冷利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熱器(1)為室外換熱器,所述第二換熱器(2)為室內換熱器。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過冷利用結構,其特征在于,室內制冷時,冷媒由所述第一換熱器(1)流向所述第二換熱器(2)。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過冷利用結構,其特征在于,室內制熱時,冷媒由所述第二換熱器(2)流向所述第一換熱器(1)。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過冷利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冷裝置(4)為與所述第一換熱器(1)換熱的過冷段。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過冷利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冷段位于所述第一換熱器(1)的底部。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過冷利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節流裝置(5)為電子膨脹閥。
15.一種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14任一項所述的過冷利用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8864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翅片管式蒸發器
- 下一篇:制冷設備的蒸發冷油路循環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