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聯機空調系統及其除霜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88124.9 | 申請日: | 2018-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394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慶輝;任善軍;遠義忠;徐艷榮;毛守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1/42 | 分類號: | F24F11/42;F24F11/64;F24F140/10;F24F14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寶庫;王世超 |
| 地址: | 266101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聯機空調系統 冷媒通道 除霜 換熱器 除霜控制 開關閥 冷媒 多聯機空調器 空調技術領域 室外換熱器 除霜模式 關閉開關 系統能量 效率降低 | ||
1.一種多聯機空調系統,包括至少一個室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機包括室外換熱器,所述室外換熱器包括換熱器上部和換熱器下部;
所述多聯機空調系統還包括:
第一冷媒通道,所述多聯機空調系統的冷媒沿所述第一冷媒通道經過所述換熱器上部;
第二冷媒通道,所述多聯機空調系統的冷媒沿所述第二冷媒通道經過所述換熱器下部;
所述第一冷媒通道上還設置有開關閥,在所述多聯機空調系統運行除霜模式的過程中,所述開關閥能夠選擇性地關閉所述第一冷媒通道,并因此使所述多聯機空調器系統僅對所述換熱器下部進行單獨除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聯機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聯機空調系統還包括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換熱器上部的溫度,
在所述多聯機空調系統運行除霜模式的過程中,當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所述換熱器上部的溫度達到設定值時,所述開關閥關閉所述第一冷媒通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聯機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聯機空調系統還包括高壓壓力傳感器,所述高壓壓力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多聯機空調系統的實時壓力,
在所述開關閥關閉所述第一冷媒通道后,所述多聯機空調系統能夠根據所述高壓壓力傳感器檢測到的實時壓力選擇性地降低壓縮機頻率。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聯機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聯機空調系統還包括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換熱器下部的溫度,
在所述多聯機空調系統運行除霜模式的過程中,當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所述換熱器下部的溫度達到所述設定值時,所述多聯機空調系統退出除霜模式。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多聯機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閥為電磁閥,并且/或者
所述室外換熱器為一體式結構,該一體式結構的上半部分為所述換熱器上部,該一體式結構的下半部分為所述換熱器下部,或者所述室外換熱器為分體式結構,該分體式結構由相互獨立的換熱器上部和換熱器下部組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聯機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聯機空調系統包括四個并聯設置的室外機,
并且,所述多聯機空調器系統能夠單獨或同時對每個所述室外機的室外換熱器進行除霜。
7.一種多聯機空調系統的除霜控制方法,所述多聯機空調系統包括室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機包括室外換熱器,所述室外換熱器包括換熱器上部和換熱器下部;
所述除霜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在所述多聯機空調器進入除霜模式后,同時對所述換熱器上部和所述換熱器下部進行除霜;
判斷所述換熱器上部是否除霜完成;
如果是,則停止對所述室外換熱器上部進行除霜,僅對所述換熱器下部進行單獨除霜;如果否,則繼續同時對所述換熱器上部和所述換熱器下部進行除霜。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所述換熱器上部是否除霜完成”的步驟包括:
獲取所述換熱器上部的溫度;
當所述換熱器上部的溫度達到設定值時,則判斷所述換熱器上部已經除霜完成;否則判斷所述換熱器上部除霜未完成。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控制方法還包括:
在停止對所述室外換熱器上部進行除霜后,獲取所述多聯機空調系統內的實時壓力;
根據所述實時壓力選擇性地降低壓縮機頻率。
10.根據權利要求7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控制方法還包括:
在僅對所述換熱器下部進行單獨除霜的情形下,獲取所述換熱器下部的溫度;
當所述換熱器下部的溫度達到設定值時,使所述多聯機空調系統退出除霜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88124.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