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耐腐蝕錨固件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87951.6 | 申請日: | 2018-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954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1 |
| 發明(設計)人: | 吳鵬;余祥;劉長潤;鮑麗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蕪湖海螺建筑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F11/18 | 分類號: | C23F11/18;C23F11/10;C23F11/17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錨固件 緩蝕劑 耐腐蝕 制備 毛坯 重量比 聚氧乙烯烷基胺 水溶性殼聚糖 硅酸鹽 硅烷偶聯劑 耐腐蝕性能 羥基纖維素 超聲震蕩 聚乙烯醇 磷酸鹽 剪切 肉桂醛 鉬酸鹽 包覆 折彎 鋼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腐蝕錨固件及其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1)將錨固件毛坯置于第一緩蝕劑中進行超聲震蕩,然后干燥;2)接著,將錨固件毛坯置于第二緩蝕劑中進行包覆,然后干燥以制得耐腐蝕錨固件;其中,錨固件毛坯由鋼筋折彎、剪切而成;第一緩蝕劑由重量比為10:3?4:6?8:7?9:1?3:0.1?0.3:10?16:80?100的硅酸鹽、鉬酸鹽、磷酸鹽、硅烷偶聯劑、羥基纖維素、水溶性殼聚糖和水組成;第二緩蝕劑由重量比為10:8?10:2.5?4:40?60的聚乙烯醇、聚氧乙烯烷基胺、肉桂醛和水組成。該耐腐蝕錨固件具有優異的耐腐蝕性能,同時該制備方法具有工序簡單和原料易得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錨固件,具體地,涉及一種耐腐蝕錨固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錨固件是指用來將整體耐火材料內襯、耐火預制件、耐火纖維氈與爐殼或爐體鋼結構連接起來的構件。錨固件的作用在于將被連接的襯體固定在一定位置上,以抵抗靜荷載、熱應力、機械轉動或震動的作用。錨固件有助于防止施工和加熱過程中陶瓷結合形成前材料的塌陷,還有助于使材料收縮均勻,避免襯體形成大而集中的裂紋。
錨固件一般均是鋼結構,在錨固件生產到投入使用的這段時間里,收到空氣中氧氣和水的影響,錨固件往往會出現氧化的情形,即錨固件表面形成銹斑。銹斑的形成不僅會影響錨固件的外觀,更為重要的是對錨固件的力學性能造成了不利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耐腐蝕錨固件及其制備方法,該耐腐蝕錨固件具有優異的耐腐蝕性能,同時該制備方法具有工序簡單和原料易得的優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耐腐蝕錨固件的制備方法,包括:
1)將錨固件毛坯置于第一緩蝕劑中進行超聲震蕩,然后干燥;
2)接著,將錨固件毛坯置于第二緩蝕劑中進行包覆,然后干燥以制得耐腐蝕錨固件;
其中,錨固件毛坯由鋼筋折彎、剪切而成;第一緩蝕劑由重量比為10:3-4:6-8:7-9:1-3:0.1-0.3:10-16:80-100的硅酸鹽、鉬酸鹽、磷酸鹽、硅烷偶聯劑、羥基纖維素、水溶性殼聚糖和水組成;第二緩蝕劑由重量比為10:8-10:2.5-4:40-60的聚乙烯醇、聚氧乙烯烷基胺、肉桂醛和水組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耐腐蝕錨固件,該耐腐蝕錨固件通過上述的制備方法制備而得。
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依次通過第一緩蝕劑、第二緩蝕劑在錨固件毛坯的表面形成保護層,進而有效地防止了錨固件毛坯在運輸和存放過程中被氧化的風險,從而提高了錨固件的外觀品質且保證了錨固件的力學性能的穩定性。同時該制備方法具有工序簡單和原料易得的優點。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耐腐蝕錨固件的制備方法,包括:
1)將錨固件毛坯置于第一緩蝕劑中進行超聲震蕩,然后干燥;
2)接著,將錨固件毛坯置于第二緩蝕劑中進行包覆,然后干燥以制得耐腐蝕錨固件;
其中,錨固件毛坯由鋼筋折彎、剪切而成;第一緩蝕劑由重量比為10:3-4:6-8:7-9:1-3:0.1-0.3:10-16:80-100的硅酸鹽、鉬酸鹽、磷酸鹽、硅烷偶聯劑、羥基纖維素、水溶性殼聚糖和水組成;第二緩蝕劑由重量比為10:8-10:2.5-4:40-60的聚乙烯醇、聚氧乙烯烷基胺、肉桂醛和水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蕪湖海螺建筑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徽蕪湖海螺建筑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8795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