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點對點即時通信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85835.0 | 申請日: | 2018-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510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婷;陳騰躍;梁煜麓;羅佳;吳鴻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安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L29/06;H04L12/58;H04L9/08 |
| 代理公司: | 廈門福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35 | 代理人: | 郝學江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客戶端 引導服務器 登錄請求 即時通信 終端信息 點對點 服務器 客戶 安全信息交互 發送 發送客戶端 隨機序列號 技術實現 信息泄露 監聽 公網 直連 部署 分配 通信 | ||
本發明給出了一種點對點即時通信方法,包括引導服務器監聽來自客戶端的登錄請求;引導服務器根據客戶端的登錄請求向相應的客戶端分配并且發送隨機序列號;引導服務器在接收來自客戶端A的針對客戶端B的punch請求,向客戶端B發送punch請求以及客戶端A的終端信息,同時向客戶端A發送客戶端B的終端信息;在客戶端A與客戶端B之間建立直連通信。本發明通過UDP打洞技術實現客戶端直連,信息并非通過服務器中轉,降低了服務器中轉帶來的信息泄露的隱患,且部署相對簡單,只需在公網部署一臺引導服務器就可以實現安全信息交互,使用簡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安全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點對點即時通信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習慣于網上辦公,然而上網的隱私性和保密性卻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對于安全保密部門,網上即時通信安全面臨著極大的威脅。很多公司的商業秘密,甚至國家安全部門的機密文件通過網上的通訊泄露出去,或被監聽,劫持。如何確保網絡即時通訊過程中的保密性,防止通信的數據包被劫持并還原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傳統的即時通信系統聊天內容大都通過服務器中轉,這種中心化的即時通信系統雖然可以較好的滿足大眾的社交需求,但是對于有保密要求的機構或國家安全部門來說,不利于信息的保密。
發明內容
針對傳統的即時通信系統聊天內容大都通過服務器中轉,這種中心化的即時通信系統雖然可以較好的滿足大眾的社交需求,但是對于有保密要求的機構或國家安全部門來說,不利于信息的保密,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點對點即時通信方法,通過UDP打洞技術實現兩個客戶端的點對點通信,從通信鏈路上規避了信息泄露的風險,既滿足了通信的即時性,又滿足了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種點對點即時通信系統,包括
S1:引導服務器監聽來自客戶端的登錄請求;
S2:引導服務器根據客戶端的登錄請求向相應的客戶端分配并且發送隨機序列號;
S3:引導服務器在接收來自客戶端A的針對客戶端B的punch請求,向客戶端B發送punch請求以及客戶端A的終端信息,同時向客戶端A發送客戶端B的終端信息;
S4:在客戶端A與客戶端B之間建立直連通信。
在可選實施例中,終端信息包括公網和內網的IP地址和端口號。
在可選實施例中,步驟S2還包括通過除了引導服務器之外的其他通信手段告知客戶端A客戶端B的隨機序列號,不通過引導服務器傳遞隨機序列號,有效避免了由引導服務器中轉帶來的信息泄露的隱患。
在可選實施例中,S2步驟還包括:在客戶端A在獲知客戶端B的隨機序列號之后,引導服務器根據客戶端A的請求向客戶端A發送當前在線用戶列表,當客戶端B在線時,經由引導服務器向客戶端B發起連接,請求連接具有隨機性,無法確知通信雙方的實際身份,從而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
在可選實施例中,引導服務器向客戶端B發起請求連接經客戶端B同意后,引導服務器向客戶端A和客戶端B分別下發其相對應的終端信息,客戶端A與客戶端B開始punch連接,建立直連通信,建立直連后引導服務器不再參與后續通信,降低了引導服務器中轉信息帶來的信息泄露的隱患。
在可選實施例中,客戶端A與客戶端B建立了直連通信的通信信息的加密方式包括非對稱加密算法,確保信息傳遞的安全性。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一或多個計算機程序,該一或多個計算機程序被計算機處理器執行時實施上文中的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安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安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858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