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管材的周向彈性模量與泊松比的測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85417.1 | 申請日: | 2018-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830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劉濤;陳漢森;沈鑫;高長源;王旭;徐楊;譚軍;鄒紅;石林;鄧勇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嶺澳核電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8 | 分類號: | G01N3/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達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儉良;王少虹 |
| 地址: | 518031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上步中路***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材 彈性模量 泊松比 測量方法 | ||
1.一種管材的周向彈性模量與泊松比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測量待測管材兩端及軸向中間三個位置的外徑,各取算術平均值;測量待測管材兩端位置的內徑,各取算術平均值,獲得待測管材外徑Ro和內徑Rin、以及由外徑Ro和外徑Rin獲得的厚度t;
S2、在不同內壓加載量下分別使用軸向引伸計測定待測管材軸向變形,以此計算獲得軸向應變εz,使用橫向引伸計測定待測管材橫向變形,并以此計算獲得周向應變εθ;
S3、通過圖解法或擬合法,根據以下式(1)獲得待測管材的周向彈性模量E1;
式(1)中σθ、σr是內壓加載量P與待測管材幾何參數的函數;其中
Pin、PO分別為待測管材所承受的內外壓,r=Ro;
通過圖解法或擬合法,根據以下式(2)獲得待測管材的泊松比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的周向彈性模量與泊松比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通過圖解法測量待測管材的周向彈性模量E1時,根據不同內壓加載量測得的軸向應變εz和周向應變εθ分別獲得軸向應變-內壓加載量曲線和周向應變-內壓加載量曲線,分別在軸向應變-內壓加載量曲線和周向應變-內壓加載量曲線上確定彈性直線段,分別讀取彈性直線段上兩個遠點之間的數據,按式(1)計算獲得待測管材的周向彈性模量E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的周向彈性模量與泊松比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通過擬合法測量待測管材的周向彈性模量E1時,根據不同內壓加載量測得的軸向應變εz和周向應變εθ,分別獲得不同內壓加載量下的軸向應變εz數據對和周向應變εθ數據對,用最小二乘法分別將數據對擬合為軸向應變-內壓加載直線和周向應變-內壓加載直線,將擬合的直線斜率代入式(1)中,獲得待測管材的周向彈性模量E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管材的周向彈性模量與泊松比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擬合法測量待測管材的周向彈性模量E1時,不同內壓加載量下的軸向應變εz數據對應當不少于8對;不同內壓加載量下的周向應變εθ數據對應當不少于8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的周向彈性模量與泊松比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通過圖解法測量待測管材的泊松比ν時,根據不同內壓加載量測得的軸向應變εz和周向應變εθ分別獲得軸向應變-內壓加載量曲線和周向應變-內壓加載量曲線,分別在軸向應變-內壓加載量曲線和周向應變-內壓加載量曲線上確定彈性直線段,分別讀取彈性直線段上兩個遠點之間的數據,按式(2)計算獲得待測管材的泊松比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的周向彈性模量與泊松比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通過擬合法測量待測管材的泊松比ν時,根據不同內壓加載量測得的軸向應變εz和周向應變εθ,分別獲得不同內壓加載量下的軸向應變εz數據對和周向應變εθ數據對,用最小二乘法分別將數據對擬合為軸向應變-內壓加載直線和周向應變-內壓加載直線,將擬合的直線斜率代入式(2)中,獲得待測管材的泊松比ν。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的周向彈性模量與泊松比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擬合法測量待測管材的泊松比ν時,不同內壓加載量下的軸向應變εz數據對應當不少于8對;不同內壓加載量下的周向應變εθ數據對應當不少于8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嶺澳核電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嶺澳核電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8541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