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盤轂生產線用機加工設備的自動輸送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82204.3 | 申請日: | 2018-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324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新尼亞文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37/00 | 分類號: | B65G37/00;B65G47/52;B65G4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22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運輸機構 紅外線發生器 紅外線接收器 盤轂 機加工設備 自動輸送 安裝座 傾斜板 紅外線 下端 種盤 垂直固定連接 電機關閉 電機啟動 原料儲存 自動上料 內部盤 支撐桿 運輸 阻隔 節約 移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盤轂生產線用機加工設備的自動輸送機構,包括第一運輸機構、弧形運輸機構和原料儲存機構,所述第一運輸機構左側下端與弧形運輸機構下端兩側均垂直固定連接設置有支撐桿,所述第一運輸機構左側通過安裝座固定安裝設置有紅外線發生器,所述第一運輸機構右端通過安裝座固定安裝設置有紅外線接收器。本發明盤轂運動至紅外線發生器與紅外線接收器之間位置時,紅外線被阻隔,第二電機啟動帶動第二運輸機構運動,將內部盤轂運輸至第二運輸機構右側傾斜板上,盤轂遠離紅外線發生器與紅外線接收器,紅外線被接收,第二電機關閉,盤轂沿著傾斜板移動至第一運輸機構上方,從而循環工作,達到自動上料運輸的目的,節約了人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產加工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盤轂生產線用機加工設備的自動輸送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盤轂是輪胎內廓支撐輪胎的圓桶形的、中心裝在軸上的金屬部件。又叫輪圈、鋼圈、轱轆、胎鈴,盤轂根據直徑、寬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種類繁多,根據不同車型的特征和需求,盤轂表面處理工藝也會采取不同的方式,大致可分為烤漆和電鍍兩種,普通車型的盤轂在外觀上考慮的較少,工藝上基本采用烤漆處理,即先噴涂然后電烤,成本比較經濟而且顏色靚麗、保持時間長久,即使車輛報廢了,盤轂的顏色依舊不變,很多大眾車型盤轂表面處理工藝都是烤漆,現有的盤轂運輸加工設備存在下列不足;
1、在現有技術中,傳統的盤轂生產線單元,需要操作人員通過手動上料,費時費力,大大影響了生產效率,同時由于機械性重復動作也會導致工作人員的身體不適;
2、運輸裝置整體性強,很難進行拆卸,導致需要根據廠房內部情況定制運輸設備,十分不便,并且代價高昂,同時運輸也十分麻煩;
3、并且在現有技術中,運輸設備附近設置有儲存設備,但是儲存設備功能單一,缺少人工時很難與運輸裝置聯動,自動化程度低,所以急需要一種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盤轂生產線用機加工設備的自動輸送機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在現有技術中,傳統的盤轂生產線單元,需要操作人員通過手動上料,費時費力,大大影響了生產效率,同時由于機械性重復動作也會導致工作人員的身體不適;運輸裝置整體性強,很難進行拆卸,導致需要根據廠房內部情況定制運輸設備,十分不便,并且代價高昂,同時運輸也十分麻煩;并且在現有技術中,運輸設備附近設置有儲存設備,但是儲存設備功能單一,缺少人工時很難與運輸裝置聯動,自動化程度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盤轂生產線用機加工設備的自動輸送機構,包括第一運輸機構、弧形運輸機構和原料儲存機構,所述第一運輸機構左側下端與弧形運輸機構下端兩側均垂直固定連接設置有支撐桿,所述第一運輸機構左側通過安裝座固定安裝設置有紅外線發生器,所述第一運輸機構右端通過安裝座固定安裝設置有紅外線接收器,所述第一運輸機構右側中心位置延伸固接設置有卡塊,所述原料儲存機構上端左側固接設置有第三轉軸,所述第三轉軸右側在原料儲存機構上方設置有蓋板,所述蓋板豎直截面為L型,所述原料儲存機構右側上端開設有第一卡槽,所述原料儲存機構下端固接設置有第二運輸機構,所述弧形運輸機構兩側開設有第二卡槽,所述弧形運輸機構內部兩側固接設置有第二傳送輪,所述第二傳送輪之間環繞設置有第二傳送帶,所述第二傳送帶橫截面為弧形,左側所述第二傳送輪前端固接設置有第四轉軸,所述第四轉軸前端固接設置有第二卡盤,所述第一運輸機構與弧形運輸機構之間連接設置有固定機構。
優選的,所述第一運輸機構下端支撐桿前端上方通過安裝座固定安裝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運輸機構兩側內部等距均勻固接設置有若干個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水平之間均勻設置有若干個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相互卡和,同時與相鄰第一齒輪卡和,相鄰所述第一齒輪之間第二齒輪個數為奇數,垂直方向內所述第一齒輪之間固定連接設置有第一轉軸,左側所述第一齒輪下端中心位置垂直固定連接設置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下端固定連接設置有第一卡盤,所述第一卡盤外側與第一電機輸出端外側之間環繞設置有第一傳動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新尼亞文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新尼亞文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8220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