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票據信息的處理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81291.0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469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8 |
| 發明(設計)人: | 梁越忠;賀穎;嚴建祺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細軟智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趙芳 |
| 地址: | 545000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票據信息 圖像信息 方法和裝置 云端 導出目標 手工輸入 直接識別 票據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票據信息的處理方法和裝置,包括獲取票據的圖像信息,利用OCR技術識別圖像信息的內容,導出目標格式下的內容,將圖像信息和內容發送到云端。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能夠直接識別票據信息,不需要手工輸入,而且能夠通過云端同步票據信息,不會造成數據的丟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字符識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票據信息的處理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的經濟不斷發展強大,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中國都有頻繁的貿易活動。在這些貿易活動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經收票據,根據現有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流程,人們通常需要將產生的經收票據數據手動錄入管理系統,如果是英文票據,還需增加一道翻譯和審核程序才能錄入。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錄入的缺點日漸顯露,根據國際通行的打字速度評級標準,即使是專業人員,每分鐘也僅能輸入150~240個字,效率不高,而且手工錄入也容易出現錯誤,同時人工錄入需要占用一定的人力資源。而且這樣的方式一旦更換設備,數據容易出現丟失的情況。因此,目前的票據處理方式需要手工輸入,效率較低,而且數據易丟失。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票據信息的處理方法和裝置,以解決目前的票據處理方式需要手工輸入,效率較低,而且數據易丟失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票據信息的處理方法,包括:
獲取票據的圖像信息;
利用光學字符識別OCR技術識別所述圖像信息的內容;
導出目標格式下的所述內容;
將所述圖像信息和所述內容發送到云端。
進一步地,所述利用OCR技術識別所述圖像信息的內容,包括:
利用所述OCR技術識別所述圖像信息中的防偽標志、票據名稱和票據類別。
進一步地,所述導出目標格式下的所述內容之前,還包括:
判斷所述票據的防偽標志與預存防偽標志是否相匹配;
若所述防偽標志與所述預存防偽標志相匹配,則判定所述票據為真;
所述導出目標格式下的所述內容,包括:
若所述票據為真,根據所述票據名稱或所述票據類別,導出目標格式下的所述內容。
進一步地,所述導出目標格式下的所述內容之前,還包括:
判斷所述內容的語言是否是目標輸出語言;
若判斷所述內容的語言不是所述目標輸出語言,則將所述內容的語言翻譯為所述目標輸出語言。
進一步地,所述導出目標格式下的所述內容之后,還包括:
將所述票據類別相同的票據金額合并。
進一步地,所述導出目標格式下的所述內容之后,還包括:
檢測并執行對所述內容的第一處理指令。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處理指令包括:
第一編輯指令、第一刪除指令、第一分類指令、第一備注指令、第一分享指令、存儲到本地的指令、存儲到云端指令。
進一步地,所述將所述圖像信息和所述內容發送到云端之后,包括:
向云端發送第二處理指令,以使云端執行對所述圖像信息和所述內容的第二處理指令,得到處理結果;
接收所述處理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科技大學,未經廣西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812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