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生物水質調節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80112.1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362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5 |
| 發明(設計)人: | 姚竣耀;謝悅波;林育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世邦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C02F3/32;A01K63/00;A01K63/04;A01K63/06;A01K61/80;A23L3/3445;A23K50/80;A23K10/30;A23K10/20;A23K10/18;A23K20/20;A23K4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鴻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李文麗 |
| 地址: | 211899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質調節劑 微生物 內部空腔 圓球 乳酸菌 裝入 光合細菌 硝化細菌 芽孢細菌 餌料 微藻 制備 水產養殖系統 水質凈化效果 重量份數 放入 下沉 | ||
1.一種微生物水質調節劑,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各組分:光合細菌10-15份、硝化細菌10-15份、芽孢細菌10-15份、乳酸菌3-5份、微藻5-8份、餌料1-2份和包衣2-3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水質調節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劑中包衣的重量分成三等分,每一份包衣形成一個圓球形結構,分別為包衣Ⅰ、包衣Ⅱ、包衣Ⅲ;所述包衣為等重量的聚丙烯酸樹酯和乙基纖維素的組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水質調節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Ⅰ的內部空腔裝有所述硝化細菌和所述芽孢細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水質調節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細菌和所述芽孢細菌占所述包衣Ⅰ內部空腔體積的0.8倍。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水質調節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Ⅱ的內部空腔裝有所述光合細菌和所述微藻。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水質調節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細菌和所述微藻占所述包衣Ⅱ內部空腔體積的0.6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水質調節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Ⅲ的內部空腔裝有所述餌料和所述乳酸菌。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水質調節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餌料和所述乳酸菌占所述包衣Ⅲ內部空腔體積的0.2倍。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水質調節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餌料包括人工餌料、動物餌料和植物餌料;所述動物餌料為紅蟲、蚯蚓、水虱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植物餌料為小球藻和/或水草。
10.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微生物水質調節劑的制備方法,按照先后順序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包衣分成三等分,每一份包衣形成一個圓球形結構,分別為包衣Ⅰ、包衣Ⅱ、包衣Ⅲ;
步驟(2):將硝化細菌和芽孢細菌進行混合,然后裝入包衣Ⅰ的內部空腔中;將光合細菌和微藻進行混合,然后裝入包衣Ⅱ的內部空腔中;將餌料和乳酸菌進行混合,然后裝入包衣Ⅲ的內部空腔中;
步驟(3):將步驟(2)中形成的三個包衣圓球均勻地混合在一起,并將其投入水產養殖系統中,即可形成微生物水質調節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世邦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世邦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8011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