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結核化療藥物聯合狼毒大棗方在銀屑病治療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79384.X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002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5 |
| 發明(設計)人: | 郭長安;李培武;于建平;劉宏斌;汪文杰;白東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長安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4 | 分類號: | A61K36/904;A61P17/06;A61P31/06;A61K31/60;A61K31/4965;A61K31/496;A61K31/4409;A61K31/133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陶濤 |
| 地址: | 730000 ***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狼毒 銀屑病 大棗 化療藥物聯合 銀屑病治療 化療藥物 服藥 利福平 對氨基水楊酸鈉 醫藥技術領域 苦參 毒副作用 經濟負擔 抗結核藥 乙胺丁醇 吡嗪酰胺 蛇床子 生甘草 新用途 異煙肼 治愈率 百部 黃柏 減小 秦艽 綠豆 應用 復發 根治 緩解 治療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結核化療藥物的新用途,即結核化療藥物聯合狼毒大棗方在銀屑病治療中的應用,屬于醫藥技術領域。本發明通過給銀屑病患者同時服用異煙肼、利福平、狼毒大棗方:狼毒27?29%,大棗55?57%,苦參4?5%,蛇床子2?2.5%,秦艽2?2.5%,百部2?2.5%,綠豆2?2.5%,黃柏1?2%,生甘草1?2%,以及抗結核藥對氨基水楊酸鈉、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中的任意一種,對因治療,大大縮短療程、增加治愈率、減輕毒副作用;99%以上的銀屑病患者,短期內4?6周癥狀明顯緩解,8?14周痊愈,持續服藥28周,少有復發,達到了根治銀屑病的目的。且本發明結核化療藥物價格低廉,減小了銀屑病患者需長期服藥造成的經濟負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結核化療藥物在銀屑病治療中的應用,特別涉及結核化療藥物聯合狼毒大棗方在銀屑病治療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該病病程相對較長,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作為一種紅斑鱗屑性皮膚病,常常造成患者外觀損害,且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身心健康。疾病后期還極有可能損害患者的關節及多個內臟器官,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極大威脅。
目前文獻顯示銀屑病的病因尚不明確,通常認為主要由免疫介導,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失調性疾病”。多數學者認為該病是由于患者的多基因遺傳造成的一種由T淋巴細胞介導的免疫疾病,同時學者們認為該病也可能因為患者嚴重創傷而致的感染、不合理用藥、過度吸煙飲酒以及其他合并疾病等原因引發。
銀屑病按照其臨床特征進行分類,主要分為尋常型、關節型、膿皰型及紅皮病型,而90%以上的銀屑病均屬于尋常型。尋常型銀屑病多出現于頭皮膝、肘和軀干、四肢等部位,并且呈現出對稱分布的特點,其中基本皮損多以紅色丘疹的斑塊為主,其表面附著銀白色鱗屑,若將其刮除則會有點狀出血現象發生。而面部皮損則為點滴狀浸潤性紅斑和皮疹;頭皮皮損則為明顯的束狀發生;腋下及乳房等多摩擦的部位皮損呈現為鱗屑減少而出現滲出和糜爛的癥狀。關節型銀屑病的皮損狀況同尋常型銀屑病,但其一般先有皮損,后出現關節癥狀,亦可同時出現。任何關節均可受累,并增加了關節畸形的發生率。紅皮病型銀屑病的臨床表現多為全身皮膚潮紅同時伴有腫脹的發生,皮損處則出現大量糠狀鱗屑,另外可能會有發熱等全身癥狀的發生。膿皰型銀屑病:分為局限性或泛發性。①局限性膿皰性銀屑病皮損局限于手掌及足跖,對稱分布,皮損為紅斑基礎上的小膿皰。②泛發性膿皰性銀屑病常急性發病,在尋常性銀屑病皮損或無皮損的正常皮膚上迅速出現大小不等黃白色淺表無菌性小膿皰,密集分布,可融合,迅及全身,可有寒戰、高熱等全身癥狀。部分病例有發熱、頭痛、關節疼痛及淺表淋巴結腫大等表現。
麻風病是一種在體征表象上與銀屑病有著相似特征的皮膚病,該病由麻風桿菌引起,是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主要侵犯人體皮膚和神經,如果不治療可引起皮膚、神經、四肢和眼的進行性和永久性損害。本病潛伏期長,發病于不知不覺中。銀屑病與麻風病的區別主要是:1.病因方面,銀屑病病因目前未知,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所致,銀屑病可以出現與麻風病類似的皮損,但往往表面覆有銀白色鱗屑,可出現薄膜現象及點狀出血;2.慢性銀屑病沒有神經損害,而麻風病患者可有神經損害表現,皮損常伴有感覺障礙,周圍神經干常呈粗大;3.病理學檢查:銀屑病患者可見表皮角化過度,角化不全,有時可見中性白細胞組成的小膿腫,顆粒層變薄和消失,棘層增厚,表皮突延長,真皮乳頭內有毛細血管擴張,迂曲并向上延長。乳頭頂端表皮變薄,上部有炎癥細胞浸潤。麻風病的病理表現:真皮淺層中的結核樣麻風病變類似結核結節,但是極少有干酪樣壞死。瘤型麻風病變有多量泡沫細胞組成的肉芽腫構成,夾雜有少量淋巴細胞。病灶圍繞小血管和皮膚附件。以后隨病變發展而融合成片。但是表皮與浸潤灶之間有一層無細胞浸潤的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長安,未經郭長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7938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