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解電容器外觀檢測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77453.3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390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曉強;劉豫東;周召信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1/892 | 分類號: | G01N21/892;B65G47/9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涂春春 |
| 地址: | 21001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解電容器 外觀檢測 電容器 轉動 成品外觀 工作內容 料盆 漏檢 主機 勞累 合格品 電容器生產 墊高支架 人工檢測 主機結構 自動檢測 電容 次品 導槽 輥筒 基板 檢測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解電容器外觀檢測結構,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背景技術中提及的已有的電容器生產中,電容器的成品外觀檢測主要靠人工完成,存在工作內容單一,工人容易勞累,容易漏檢的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一種電解電容器外觀檢測結構,包括基板、轉動主機、電容導槽、主機墊高支架、合格品料盆和次品料盆。優點,本電解電容器外觀檢測結構,主機結構簡單,采用輥筒帶動電容器轉動,轉動均勻可靠;對電容器的成品外觀進行自動檢測,克服了現有人工檢測存在工作內容單一,工人容易勞累,容易漏檢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解電容器外觀檢測結構。
背景技術
已有的電容器生產中,電容器的成品外觀檢測主要靠人工完成,還沒有合適的自動化檢測設備,工作內容單一,工人容易勞累,容易漏檢。設計出適用的自動化外觀檢測設備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背景技術中提及的已有的電容器生產中,電容器的成品外觀檢測主要靠人工完成,存在工作內容單一,工人容易勞累,容易漏檢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解電容器外觀檢測結構,包括基板、轉動主機、電容導槽、主機墊高支架、合格品料盆和次品料盆,
基板水平布置,主機墊高支架設置在基板上,轉動主機設置在主機墊高支架上,電容導槽傾斜設置在基板上且位于轉動主機的一側,電容導槽的一端為高端,另一端為低端;電容導槽高端為入料口,電容導槽低端為出料口且低端指向轉動主機的入料端;合格品料盆放置在基板上且位于轉動主機的另一側用于接收轉動主機送出的合格品;次品料盆設置在基板上且位于轉動主機的一端端部用于接收轉動主機送出的次品;
轉動主機包括底板、電容器入料導槽、合格品出料導板、第一電機、左立板支架、右立板支架、次品吹出氣管、轉盤組件、導引罩組件和輥筒驅動電機組件,底板設置在主機墊高支架上,電容器入料導槽通過入料導槽支架傾斜設置在底板上,電容器入料導槽的一端為高端,另一端為低端;電容器入料導槽高端為入料口且連接電容導槽的出料口,電容器入料導槽低端為出料口且低端指向轉動主機的入料端用于將檢測電解電容送入轉動主機;合格品出料導板通過出料導板支架傾斜設置在底板上,合格品出料導板的一端為高端,另一端為低端;合格品出料導板高端為合格品入口且指向轉動主機的出料,合格品出料導板低端為合格品出口且指向合格品料盆用于將轉動主機送出的合格品導入合格品料盆內;左立板支架和右立板支架均設置在底板上且之間設置間距,次品吹出氣管的一端插入并固定在左立板支架上的進氣孔內,次品吹出氣管位于左立板支架的外側;第一電機水平設置在左立板支架的外側面上且第一電機的電機軸貫穿左立板支架并伸出;轉盤組件通過鍵設置在第一電機的電機軸上且轉盤組件位于左立板支架的內側;導引罩組件固定連接轉盤組件,輥筒驅動電機組件設置在右立板支架且部分位于右立板支架的內側部分位于右立板支架的外側,位于右立板支架內側的輥筒驅動電機組件位于導引罩組件內;
轉盤組件包括轉盤和至少六個次品吹氣孔,轉盤通過鍵設置在第一電機的電機軸上并通過銷釘限制軸向位置,次品吹氣孔均布設置在轉盤上且位于同一圓周上;轉盤轉動使得次品吹氣孔與進氣孔相通用于將次品吹出;
導引罩組件包括端板和導引條,導引條的數量與次品吹氣孔數量相同,端板呈圓環狀,端板同軸固定在轉盤上,導引條的截面呈弧形,導引條的圓弧內徑大于與端板的內徑;導引條分別垂直設置在端板的同一側端面上,所有導引條均位于同一圓周上且均布,所有導引條圍成一個腔體,每相鄰兩個導引條之間均構成用于放置電容器的導引槽;在相鄰兩個導引條之間的端板板面上均設置有與次品吹氣孔相通的通孔;
輥筒驅動電機組件包括第二電機和輥筒,第二電機水平設置在右立板支架的外側面上且第二電機的電機軸貫穿右立板支架并伸出;輥筒通過鍵連接第二電機的電機軸,輥筒位于導引條圍成腔體內,置于導引槽內的電容器與輥筒外表面貼合且輥筒轉動帶動電容器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7745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