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玉木耳大棚規模化生產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77284.3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061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8 |
| 發明(設計)人: | 汪慶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源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A01G18/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 地址: | 2465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木耳 大棚 規模化生產 栽培 制備 食用菌技術 出菇管理 接種培養 有效預防 推廣性 栽培料 栽培種 采收 開孔 母種 套種 病蟲害 移植 生長 | ||
1.一種玉木耳大棚規模化生產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選地: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硬而結實的開闊土地;
S2、移植:在土地四周,挖取一條寬20~50厘米、坑深25~45厘米的溝槽,然后在溝槽均勻施加樹葉有機肥3~10kg/㎡、腐熟農家肥0.3~2kg/㎡,并覆土5~15厘米,最后移植上檸檬香茅草、香葉天竺葵,并施蓋細土壓實,灑水促生;
S3、建棚:在土地內建立若干大棚,大棚高2.2~2.8米、寬5~7米、長40~60米,并覆蓋保溫薄膜,在大棚的入口、通風口安裝雙層防蟲網、紫外燈;在大棚中央修建一條寬40~60厘米、高20~35厘米地埂,將地埂兩側的菌床疏松、整平,并均勻施撒含五氯硝基苯的藥土0.1~1kg/㎡、腐熟農家肥0.5~3kg/㎡;在大棚地埂上、以及大棚四周均勻施撒上生石灰,放置7~20天,大棚準備完成備用;
S4、選取母種:選取生長適宜的玉木耳母種,備用;
S5、栽培種的制備:將選取的玉木耳母種,在無菌條件下,接種至滅菌好的栽培種培養基上,25~30℃,培養20~30天,待廣口玻璃瓶的培養基長滿菌絲為止,含有菌絲的培養基即為栽培種;
S6、栽培料的制備:按比例分別稱取木屑、稻殼、農作物秸稈、樹葉、食用菌菌渣、甘蔗渣、牛糞、微生物發酵菌液,并添加適量水,攪拌均勻,經建堆、覆膜、腐熟完成后,轉移至攪拌機內,并添加稱取的豆粉、石膏、石灰,攪拌均勻,分裝薄膜菌袋中,滅菌,即可制得玉木耳栽培料;
S7、接種培養:在無菌條件下,將栽培種接種至經滅菌的玉木耳栽培料菌袋中,并將接種的菌袋,置于28~32℃條件下,培養25~35天,待菌絲完全長滿為止;
S8、大棚套種:在密閉的大棚內使用辛硫磷溶液噴霧熏蒸30~60min,熏蒸結束后放置2~6天;然后在大棚的菌床上插種大蒜種子,并扦插種植魚藤的蔓莖4~8株/10㎡,保持遮陰、潮濕、溫暖的環境培養20~30天后,對菌袋進行轉移栽培;
S9、開孔促芽:并將發滿菌絲的菌袋轉移至大棚中,懸掛放置,用開孔針對菌袋進行開孔,在溫度20~28℃、空氣相對濕度90%~95%的條件下,促使玉木耳子實體的萌發;
S10、出菇管理:保持大棚內溫度在20~28℃、空氣相對濕度在90%~95%,散光照射,經常通風,保持二氧化碳濃度小于0.6%,并保持菌袋內玉木耳栽培料的含水量在65%~75%,定時對菌袋進行噴水補水,適時利用補水針插入菌袋內部進行補水;
S11、采收:當菌袋上的玉木耳耳片充分展開后,及時采收,晾曬,即可制得干玉木耳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玉木耳大棚規模化生產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8步驟中,所述辛硫磷溶液的用量為:每1000m3大棚空間內使用40%辛硫磷乳油50~100克,并兌水稀釋1000~2000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玉木耳大棚規模化生產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驟中,所述雙層防蟲網,采用60目的細紗網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玉木耳大棚規模化生產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0步驟中,所述補水針,由前端的針管、以及后端的軟管組成,所述針管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出水孔,所述軟管一端連接供水水龍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玉木耳大棚規模化生產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步驟中,所述玉木耳栽培料,以重量份計,各原料包括:木屑60~80份、農作物秸稈20~40份、稻殼10~20份、樹葉10~20份、食用菌菌渣5~11份、甘蔗渣3~7份、牛糞3~5份、豆粉2~6份、石膏1~3份、石灰0.5~2份、微生物發酵菌液0.3~1份、水適量。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種玉木耳大棚規模化生產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樹葉,其組分包括:椴樹葉、桉樹葉、香葉天竺葵、香樟葉、銀杏葉、桃樹葉、側柏葉,以重量份計,各組分分別為:椴樹葉50~70份、桉樹葉10~20份、香葉天竺葵5~10份、香樟葉3~7份、銀杏葉2~6份、桃樹葉2~4份、側柏葉1~3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源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源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7728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