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汽蝕的離心裝置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76359.6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385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郭曉梅;施高萍;林盛;邱沖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
| 主分類號: | F04D29/66 | 分類號: | F04D29/66;F04D29/42;F04D29/22;F04D29/70;F04D13/06;F04D13/16;F04D29/6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六方于義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92 | 代理人: | 尹科峰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蝕 離心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汽蝕的離心裝置及其方法,包括泵體,泵體內部設有葉輪和軸承,軸承連接有電機,泵體的內部設有蓄水腔和抽水口,抽水口設有抽水管,泵體設有有排氣腔,排氣腔連接有離心腔,排氣腔與離心腔之間設有連接板和過水槽,軸承設有第一誘導輪和第二誘導輪,第一誘導輪與所在第二誘導輪之間設有擋水塊,擋水塊與排氣腔連接,排氣腔設有排氣管和排水管,第一誘導輪的四周設有限位圈,離心腔內設有軸承和葉輪,離心腔連接有排水箱;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離心裝置的固定;b、離心裝置的運行;c、過濾機構的更換。本發明解決了現有的離心泵在運行過程中容易產生“汽蝕”,從而造成吸程降低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離心泵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汽蝕的離心裝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離心泵通常是由葉輪,泵體,泵軸,平衡盤、平衡環和填料函組成,兩個以上的葉輪、平衡盤分別套在泵軸上,并安裝在泵體內,泵軸的進水端和出水端分別經圓柱滾子軸承與軸承體固定連接,圓柱滾子軸承外圓外端與外端蓋相接觸,內端與內端蓋相抵觸,外端蓋經螺栓、螺母穿過軸承體上設有的孔與內端蓋固定連接,工作時,泵軸由電機直接帶動,水體依次流過每級葉輪,級數越多,葉輪揚程越高,泵體中央有一水體吸入口與吸入管連接,水體經底閥和吸入管進入泵內,泵體上的水體排出口與排出管連接。
當流道中水流局部壓力下降至臨界壓力(一般接近汽化壓力)時,水中氣核成長為汽泡,汽泡的聚積、流動、分裂、潰滅過程的總稱。過去稱作“汽蝕”。離心泵在轉動過程中會產生轉動不平穩,從而產生更多的氣泡,也會影響到離心泵運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抗汽蝕的離心裝置及其方法,解決了現有的離心泵在運行過程中容易產生“汽蝕”,從而造成吸程降低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抗汽蝕的離心裝置,包括泵體,泵體內部設有葉輪和軸承,軸承與葉輪連接,軸承連接有電機,其特征在于:泵體的內部設有蓄水腔和抽水口,蓄水腔與抽水口連接,抽水口設有抽水管,泵體設有有排氣腔,排氣腔連接有離心腔,排氣腔與離心腔之間設有連接板和過水槽,連接板與軸承連接,軸承設有第一誘導輪和第二誘導輪,第一誘導輪與第二誘導輪連接,第一誘導輪與所在第二誘導輪之間設有擋水塊,擋水塊設置在第二誘導輪的兩側,擋水塊與排氣腔連接,排氣腔設有排氣管和排水管,排氣管與泵體連接,第一誘導輪的四周設有限位圈,限位圈與泵體連接,離心腔內設有軸承和葉輪,離心腔連接有排水箱。通過設置排氣腔來對水體中的氣體進行分離,將氣體通過排氣管排出,排氣管連接抽氣泵,進行抽氣,排氣腔的底部設置過水槽,將拍過氣的水體進入到離心腔中進行水體的離心,達到抽水的作用,減少了水體中氣體,從而降低離心泵中產生“汽蝕”,從而解決了現有的離心泵在運行過程中容易產生“汽蝕”,從而造成吸程降低的問題。
進一步,排氣腔設置在泵體的內部,連接板設有第一導水板、第二導水板和第三導水板,第一導水板均勻設置在軸承的四周,第一導水板呈弧形結構,第二導水板和第三導水板均為異型板結構,第三導水板設置在排水管的上方,第二導水板與第三導水板之間設有第一導水口和第二導水口。排氣腔起到了分離水中的氣體的作用,通過第二誘導輪的轉動將水中氣體通過氣泡的形式與水體分離,再通過第一導水板、第二導水板和第三導水板來實現水體的流動,重復進行風離,減少了離心泵在運作中的氣體過多造成“汽蝕”,增加離心泵的吸程。
進一步,排氣腔設有第一止水片,第一止水片設置在第二導水板的上方。第一止水片起到了導流的作用。
進一步,第二導水板設有第二止水片。第二止水片起到了導流的作用。
進一步,葉輪與電機之間設有第一機械密封,第一機械密封與軸承連接。增加密封性能,有利于裝置的運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未經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7635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