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導航傳感器的擴張導管和末端中的排氣通道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76200.4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312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0 |
| 發明(設計)人: | J.帕盧施;H.F.薩拉扎;F.阿克巴里安;V.格利納;D.A.小史密斯;I.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阿克拉倫特公司;韋伯斯特生物官能(以色列)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29/02 | 分類號: | A61M29/02;A61F11/00;A61M25/01;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傅永霄 |
| 地址: | 美國加利***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側軸 導航傳感器 擴張導管 近側 可膨脹元件 導管軸 軸端部 排氣通道 工作管 解剖 膨脹 體內 延伸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擴張導管,所述擴張導管包括導管軸、可膨脹元件和導航傳感器。導管軸具有限定近側軸端部的近側軸部分、限定遠側軸端部的遠側軸部分、以及在近側軸端部和遠側軸端部之間延伸的工作管腔。可膨脹元件在遠側軸端部的近側設置在遠側軸部分上,并被構造成能夠膨脹以擴張患者的解剖通道。導航傳感器布置在遠側軸部分處,并被構造成能夠產生對應于遠側軸部分在患者體內的位置的信號。在各種示例中,擴張導管可還包括球狀遠側末端,并且導航傳感器可布置在球狀遠側末端內。
背景技術
參考圖1至圖2,耳(10)被分成三部分:外耳(12)、中耳(14)和內耳(16)。外耳(12)由耳廓(18)和耳道(20)組成,其收集聲音并將其引導至位于耳道(20)的內端(24)處的鼓膜(22)(也稱為耳膜)。中耳(14)位于外耳和內耳(12,16)之間并且通過咽鼓管(ET)(26)與喉嚨的后部連接,該咽鼓管用作耳朵(10)和鼻竇之間的均壓閥。ET(26)終止于咽喉(32)的鼻咽區域(30)中的咽口(28)。除了耳膜(22)之外,中耳(14)還由三個小耳骨(聽小骨)組成:錘骨(34)(hammer)、砧骨(36)(anvil)和鐙骨(38)(stirrup)。這些骨(34,36,38)將聲音振動傳遞到內耳(16),并因此用作轉換器,將外耳(12)耳道(20)中的聲音振動轉換成內耳中的流體波(16)。這些液體波刺激多個神經末梢(40),神經末梢繼而將聲能傳遞至大腦,在大腦中該聲能被理解。
ET(26)是一條窄的、大約1.5英寸長的通道,連接中耳(14)和鼻咽部(30),鼻咽部是鼻部后方的腭正上方的上喉區。ET(26)具有狹窄的遠側部分(29)(被稱為峽部),通向中耳(14)。ET(26)用作通常充滿空氣的中耳(14)的均壓閥。當功能正常時,ET(26)會響應于吞咽或打哈欠周期性地打開(大約每三分鐘一次)一秒種的若干分之幾。這樣,其允許空氣進入中耳(14)來代替已經被中耳內襯(粘膜)吸收的空氣或平衡在高度變化時發生的壓力變化。妨礙ET(26)的這種周期性打開和閉合的任何事物均可導致聽力損傷或其它耳部癥狀。
阻塞或堵塞ET(26)導致負中耳(14)壓力,伴隨耳膜(22)的回縮(吸入)。在成人中,這通常伴有一些耳部不適、悶脹或壓力感,并且可導致輕微聽力損傷和頭部噪音(耳鳴)。兒童可能沒有癥狀。如果阻塞時間延長,可能會從中耳(14)粘膜吸取液體,形成一種稱為漿液性中耳炎(中耳液)的病癥。這種情況在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兒童中經常發生,并且導致與這種病癥相關聯的聽力障礙。
中耳(14)和ET(26)的襯膜(粘膜)與鼻部(42)、鼻竇(44)和咽喉(32)的膜相連接并且相同。這些區域的感染導致粘膜腫脹,繼而可能導致ET(26)阻塞。這被稱為漿液性中耳炎,如上所述,其基本上是中耳(14)中液體的集合。漿液性中耳炎可以是急性或慢性的,并且可能是ET(26)的咽口(28)堵塞的結果,其導致中耳(14)中的流體積聚。在有細菌的情況下,這種流體可能會感染,導致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感染或膿腫的中耳)。當感染未發展時,流體保持直至ET(26)再次開始正常運作,此時流體被吸收或通過ET(26)咽口(28)排入管進入咽喉(32)。
慢性漿液性中耳炎可能由于長時間的ET阻塞造成,或者由于流體增稠導致其不能被吸收或排出ET(26)所造成。這種慢性病癥可造成聽力損傷。可存在復發性耳痛,尤其是當個體感冒時。幸運的是,漿液性中耳炎可能持續多年,而對中耳機制沒有任何永久性損害。然而,中耳(14)中流體的存在使其非常易于反復發生急性感染。這些復發性感染可導致對中耳的損害。
當ET(26)含有積聚的流體時,可能會產生很多后果。首先,身體可吸收來自中耳(14)的空氣,從而形成真空,其傾向于向內拉動襯膜和耳膜(22),引起疼痛。接下來,身體可用更多流體代替真空,這會減輕疼痛,但是患者可能在耳朵中感受到填充的感覺(10)。用抗組胺藥和減充血劑治療該病癥可需要好幾星期才完全見效。最后,流體可能會受到感染,從而導致疼痛、疾病和暫時性聽力損失。如果內耳(14)被感染,患者可感覺到頭暈感或旋轉感(眩暈)。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阿克拉倫特公司;韋伯斯特生物官能(以色列)有限公司,未經阿克拉倫特公司;韋伯斯特生物官能(以色列)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7620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三管式PICC護理器
- 下一篇:一種醫學用呼吸道疾病預防加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