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婦科手術麻醉后腹脹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75418.8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452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宋文琴;陳林穆 | 申請(專利權)人: | 宋文琴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1/14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專利事務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濤 |
| 地址: | 264400 山東省威海***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腹脹 婦科手術 原料藥 麻醉 中藥 白花蛇舌草 重量百分比 用水浸泡 中藥配方 黃芪 白蔻仁 覆盆子 雞血藤 牛蒡子 伸筋草 吳茱萸 益母草 柴胡 赤芍 川芎 黃柏 去渣 郁金 皂刺 枳殼 治療 防風 煎熬 痛苦 | ||
本發明涉及中藥配方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婦科手術麻醉后腹脹的中藥。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制成:白蔻仁3~12%,枳殼3~15%,牛蒡子6~10%,黃芪3~10%,皂刺3~10%,赤芍3~10%,雞血藤3~10%,益母草5~10%,郁金5~20%,白花蛇舌草5~15%,柴胡10~15%,伸筋草10~15%,川芎10~30%,吳茱萸6~10%,防風10~30%,覆盆子6~10%,黃柏2~10%,將上述原料藥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濾液。本發明成本低,見效快,痛苦小,使用方便,無明顯的副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成藥制劑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婦科手術麻醉后腹脹的中藥。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腹脹是婦科手術后常見癥狀之一,是因原發病、手術和麻醉的影響使胃腸處于麻痹狀態,致腸腔內大量氣體留滯,嚴重腹脹可影響腹部切口愈合,限制呼吸運動及影響下肢靜脈回流,進而誘發肺部并發癥和下肢血栓形成,給病人造成痛苦,延長住院時間。因此,及時有效地治療術后腹脹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傳統治療婦科手術麻醉后腹脹,一般是口服增加腸蠕動的藥物、肌肉注射新斯的明或者穴位注射新斯的明的方法,口服藥物或肌肉注射療效慢且不穩定,并且口服藥物對胃腸有刺激性,穴位注射新斯的明的辦法病人痛苦大,患者往往不易接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婦科手術麻醉后腹脹的中藥,見效快,痛苦小,使用方便,無明顯的副作用。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婦科手術麻醉后腹脹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制成:白蔻仁3~12%,枳殼3~15%,牛蒡子6~10%,黃芪3~10%,皂刺3~10%,赤芍3~10%,雞血藤3~10%,益母草5~10%,郁金5~20%,白花蛇舌草5~15%,柴胡10~15%,伸筋草10~15%,川芎10~30%,吳茱萸6~10%,防風10~30%,覆盆子6~10%,黃柏2~10%,將上述原料藥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濾液。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見效快,痛苦小,使用方便,無明顯的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采用白蔻仁、枳殼、牛蒡子、黃芪、皂刺、赤芍、雞血藤、益母草、郁金、白花蛇舌草、柴胡、伸筋草、川芎、吳茱萸、防風、覆盆子、黃柏為原料藥制備而成。其組分(重量%)每付為白蔻仁8、枳殼10、牛蒡子8、黃芪6、皂刺5、赤芍6、雞血藤8、益母草8、郁金15、白花蛇舌草10、柴胡12、伸筋草12、川芎20、吳茱萸8、防風20、覆盆子8、黃柏8。取上述17味原料藥總重量為100克,將各原料藥放入煎鍋內,加水500ml,采用傳統的中藥煎煮方法制得藥液200ml,裝入藥液袋內備用。灌腸時,輸液器與藥液袋連接,按靜脈輸液法插入肛門內25~30cm,打開輸液管調節器,調節滴速為50~60滴/分鐘,緩慢滴入,待全部藥液完全滴入后,再保留10~20分鐘,灌腸操作結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宋文琴,未經宋文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7541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