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檢測人類HTLV病毒(1+2)型抗體的試劑盒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1275366.4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879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文娟;王新明;孫馮博;劉功成;付光宇;吳學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安圖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35 | 分類號: | G01N33/535;G01N33/543;G01N33/569;G01N33/68;G01N21/76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fā)明試劑 磁微粒 抗體 融合抗原 靈敏度 試劑盒 種檢測 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 酶結合物工作液 非特異性結合 化學發(fā)光系統(tǒng) 病毒 化學發(fā)光儀 全自動測定 包被抗原 反應信號 固相載體 檢測結果 可重復性 酶結合物 特異性酶 樣本稀釋 有效放大 化學性 混懸液 抗原 包被 檢出 均一 粘附 配合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檢測人類HTLV病毒(1+2)型抗體的試劑盒,包括磁微粒包被混懸液,酶結合物工作液和樣本稀釋液;所述包被抗原為HTLV(1+2)融合抗原;所述酶結合物為以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HTLV(1+2)融合抗原。本發(fā)明試劑盒采用磁微粒作為固相載體,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能夠增大免疫反應發(fā)生面積,提高反應的靈敏度;磁微粒球形和均一的表面減少了化學性粘附和非特異性結合,提高了特異性酶促化學發(fā)光系統(tǒng),實現(xiàn)對反應信號的有效放大。本發(fā)明試劑盒特異性好,使抗原和抗體都達到了很高的檢出靈敏度,實現(xiàn)了全自動測定。本發(fā)明試劑盒可配合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儀使用,降低了人為操作對測試結果的影響,使檢測結果更可靠、準確、快速,更具有可重復性。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磁微粒檢測技術,尤其是涉及一種利用磁微粒技術檢測人類HTLV病毒(1+2)型抗體的試劑盒。
背景技術
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HTLV)是最早發(fā)現(xiàn)的人類逆轉錄病毒,主要包括四種亞型,其中HTLV-1和HTLV-2二者的基因水平70%同源。輸血傳播HTLV-1/2主要引起HTLV-1/2相關脊髓病、熱帶痙攣性下肢輕癱(TSP)和脊髓病( HAM)。感染一般無任何癥狀,且存在親密接觸者傳播;輸血感染HTLV-1潛伏期較短,可在輸注被感染的血液后1個月~4個月發(fā)病,而自然感染者通常在數(shù)年甚至數(shù)十年發(fā)病。
為確保血液安全,預防HTLV-1/2經(jīng)輸血傳播, 日本于1986 年開始對獻血者增加HTLV-1/2的常規(guī)檢測,美國于1988 年開始對獻血者增加HTLV-1/2的檢測,韓國則于2009年4月起全面實行獻血者的HTLV- 1篩查。目前國際上已有日本、美國、加拿大、法國、巴西、韓國和我國的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將HTLV-1/2列入獻血者常規(guī)篩查項目。近年來,有關HTLV-1/2所致疾病及各地區(qū)獻血者的HTLV-1/2感染情況越來越受到學者的關注,各地區(qū)也對當?shù)孬I血者的HTLV-1/2感染情況做了不少研究。目前美國估計輸血傳播HTLV-1的風險為1/64.1萬,法國為1/600萬,加拿大為1/430萬。
HTLV- 1基因高度保守,不同分離株之間的同源性在91%~100%,主要包括4種基因型 HTLV- 1A( Cosmopolitan)、-1B( Central African)、-1C( Melanesian)及-1D(Pygmies) ; HTLV- 1A又含3個主要亞群:世界人種亞群(Transcontinental)、西非人種亞群(West African)和日本人種亞群(Japanese)。已有的HTLV-1分型方法大都基于LTR、gp21或部分gp46 基因,Capdepont等利用94株env(gp46+gp21)全長序列所做的同源性分析發(fā)現(xiàn),通過對env全長序列的同源性比對進行HTLV- 1基因分型,比用LTR的序列要更細致準確,而gp46區(qū)域集中了env基因全長差異位點中的65. 9%。
現(xiàn)有檢測該病毒的方法主要有:
1、HTLV核酸的檢測:核酸的檢出是HTLV 感染最直接證據(jù),通過PCR 和核酸雜交的方法進行。PCR 主要用于檢測標本中整合的病毒基因序列,如病毒基因兩端的長末端重復序列(LTR)、外膜蛋白(env)、gag、pol 和tax 序列等,設計不同的引物和探針可對HTLV-Ⅰ/Ⅱ不同亞型進行鑒定,HTLV感染后病毒基因在細胞內(nèi)的整合形式?jīng)Q定了PCR 引物的選擇, 一般采用兩種不同的基因引物, 其中應包括LTR 和/或env。PCR 靈敏度和特異性都較高,常用于其它HTLV-Ⅰ/Ⅱ檢測方法的評價,但PCR 的操作復雜、成本高,且容易污染出現(xiàn)假陽性,不適于常規(guī)使用。因此目前多用于HTLV 感染的確證試驗,而不適于作為篩檢試劑。另外,由于HTLV 感染者極少出現(xiàn)病毒血癥,因此PCR 不能用于庫存血清的檢測。
2、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和明膠顆粒凝集法(PA):這是HTLV-Ⅰ/Ⅱ抗體檢測的初篩試驗,采用最多的抗原是gp46、p2le、p24 和p40tax,該方法敏感性高,但特異性較低,適用于大規(guī)模的初篩鑒定。這種方法相對于PCR操作相對簡單一些,成本較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安圖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鄭州安圖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7536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