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指示可食用膜及其制備方法、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75214.4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699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何蕓 | 申請(專利權)人: |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8J7/04 | 分類號: | C08J7/04;C08J5/18;C08L3/02;C08L89/00;C08L1/28;C08L5/04;C08L71/02;C08K5/092;B65D65/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張綺麗 |
| 地址: | 528399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指示 可食用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智能指示可食用膜及其制備、用途。智能指示可食用膜是在干燥的淀粉膜上添加一層蛋白膜的淀粉/蛋白雙層可食用膜,其中,淀粉膜以淀粉為基材,添加淀粉基材質量2.5%的交聯劑、淀粉基材質量1.4%的增強劑、淀粉基材質量0.6%的增塑劑和淀粉基材質量1.5%的天然酸堿指示劑,蛋白膜以蛋白為基材,添加蛋白基材質量0.3%的增塑劑和蛋白基材質量0.15%的保濕劑。制作所得的淀粉/蛋白雙層可食用膜使用安全,物理性能良好,且具有智能指示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功能性食品膜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智能指示可食用膜及其制備方法、用途。
背景技術
乳制品和植物蛋白飲料富含營養價值,備受人們的喜愛,逐漸成為了大眾飲品。在生產、運輸、存儲過程中,相對于其他飲品來說,乳制品和植物蛋白飲料容易變質,在此過程中,往往伴隨著pH值的變化,因此可以通過測量pH值來判斷飲品是否變質。但是生活中無法通過儀器檢測,然而pH試紙中含有有毒的物質,若使用pH試紙檢測,則存在使用安全問題。在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和環保的大環境下,可食用膜代替傳統的塑料膜已成為當今的發展趨勢,因此,研發出一種具有智能指示功能的可食用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指示可食用膜及其制備方法、用途。利用淀粉膜和蛋白膜的特性,通過篩選合適的基材和可食用的天然酸堿指示劑,優化工藝,從而提高材料的物理性能,并賦予材料智能指示的功能,以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指示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指示可食用膜是在干燥的淀粉膜上添加一層蛋白膜的淀粉/蛋白雙層可食用膜,所述淀粉膜以淀粉為基材,添加淀粉基材質量2.5%的交聯劑、淀粉基材質量1.4%的增強劑、淀粉基材質量0.6%的增塑劑和淀粉基材質量1.5%的天然酸堿指示劑,所述蛋白膜以蛋白為基材,添加蛋白基材質量0.3%的增塑劑和蛋白基材質量0.15%的保濕劑,所述天然酸堿指示劑為紫薯色素。
所述淀粉基材為氧化玉米淀粉和小麥淀粉,所述蛋白基材為玉米醇溶蛋白。
所述交聯劑為檸檬酸。
所述增強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和海藻酸鈉。
所述增塑劑為山梨醇、甘油中的一種。
所述保濕劑為聚乙二醇-400。
所述智能指示可食用膜涂覆在無色透明的吸管內壁上,飲品流經時快速檢測飲品的新鮮程度,所述飲品包括乳制品和植物蛋白飲料,所述乳制品包括巴氏殺菌乳、滅菌乳、調制乳等,所述植物蛋白飲料包括杏仁乳、椰子乳、核桃乳等。
一種智能指示可食用膜,其制備方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紫薯色素的制備
將紫薯洗凈后切片,于60℃下烘干至恒重,后用粉碎機高速打磨成粉,過篩備用;得到的粉末在60℃的條件下,用體積分數為75%的乙醇進行提取,原料和溶劑按固液比1:10g/mL混合,水浴鍋提取3h,對得到的提取液進行抽濾,避光條件下將濾液中的乙醇除去,最后真空冷凍干燥處理,得到紫薯色素粉末。
2)玉米-小麥淀粉成膜液的制備
將氧化玉米淀粉、小麥淀粉分別過篩,按一定質量比加入去離子水配制成 60g/L的溶液,加入淀粉基材質量0.6%的山梨醇、淀粉基材質量1.4%的質量比為1:1的羧甲基纖維素鈉和海藻酸鈉、淀粉基材質量2.5%的檸檬酸勻漿,轉速 550r/min,于75℃下糊化30min,得到玉米-小麥淀粉成膜液。
3)添加天然的酸堿指示劑
在上述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淀粉基材質量1.5%紫薯色素粉末,攪拌均勻后,用pH=13-14的氫氧化鈉溶液將pH調至7-9,在超聲設備中脫泡10min。
4)玉米醇溶蛋白成膜液的制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未經順德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7521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