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炒冰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73124.1 | 申請日: | 2018-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963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倪曉龍;吳夢柏;韓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G9/04 | 分類號: | A23G9/04;A23G9/22 |
| 代理公司: | 寧波誠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豐強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炒冰機 | ||
一種自動炒冰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鍋體、電機、旋轉鏟子及旋轉鏟子,鍋體內壁中部凸設有中空的軸套;電機設于前述鍋體下端面并具有輸出轉軸,該輸出轉軸自下而上伸出前述的軸套并與軸套轉動配合;旋轉鏟子一端與前述輸出轉軸的頂端連接,另一端靠近鍋體內壁;斯特林制冷機具有冷頭,該冷頭與前述鍋體外壁接觸。采用斯特林制冷機制冷,結構緊湊制冷可靠,避免傳統熱泵型機器需要管路、毛細管、蒸發器、冷凝器的復雜組合,提高產品可靠性,并且,制冷快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冷品加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炒冰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技術中,炒冰機主要由機架、炒冰鍋和制冷裝置。炒冰鍋置于機架上,制冷裝置由壓縮機、冷凝器、過濾器、節流器、蒸發器及相應的管路和毛細管路連接而成,蒸發器設置于炒冰鍋的下面。當制冷裝置運行時,通過制冷劑在蒸發器上蒸發吸熱,達到使炒冰鍋中的液體溫度降低,直至結冰。而在此過程中,需要人工對炒冰過中的液體進行不停地翻動攪拌。占用勞動力,增加了冷飲食品的生產成本。因此,現有的炒冰機存在安裝復雜、安裝效率低和制造成本低,及在制冰速度慢和制冷不均勻的缺陷。
有人提出用機械替代手工實現炒冰,見專利號為ZL200620058516.2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自動炒冰機》(授權公告號為CN2911560Y),該專利中電動機通過傳動機構驅動齒條滑動,齒條在導向機構的導向作用下進行滑動,同時帶動攪冰組件進行攪動,攪冰組件包括橫桿及設于橫桿上的刮冰條,電動機能正反轉。可見該申請中攪拌機構整體較為復雜,而刮冰條只能來回移動,不能旋轉,因此攪拌不夠充分。
現有的炒冰機的制冷機構較為復雜,而攪拌機構又存在缺陷,需要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的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且制冷可靠的自動炒冰機。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自動炒冰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鍋體,內壁中部凸設有中空的軸套;
電機,設于前述鍋體下端面并具有輸出轉軸,該輸出轉軸自下而上伸出前述的軸套并與軸套轉動配合;
旋轉鏟子,一端與前述輸出轉軸的頂端連接,另一端靠近鍋體內壁;以及
斯特林制冷機,具有冷頭,該冷頭與前述鍋體外壁接觸。
進一步,所述的軸套內設有與輸出轉軸轉動配合的軸承。
所述鍋體的底面向下延伸有一套筒,該套筒端口朝下,所述的冷頭置于前述的套筒內并用硅膠填充間隙。這里硅膠能導熱,提高制冷效率。
進一步,所述斯特林制冷機上具有散熱片,該散熱片外周包覆有保溫材料。
作為優選,所述電機為步進電機。
為提高鍋體的保溫性,所述鍋體外壁包裹有保溫層。
所述的旋轉鏟子包括連接盤為圍繞連接盤設置的至少二片鏟片,前述的連接盤與輸出轉軸連接,前述鏟片的下端彎折并靠近鍋體內壁布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采用斯特林制冷機制冷,結構緊湊制冷可靠,避免傳統熱泵型機器需要管路、毛細管、蒸發器、冷凝器的復雜組合,提高產品可靠性,并且,制冷快速。電機帶動旋轉鏟子旋轉,攪拌比較均勻,不用人工進行操作,為操作人員節省體力。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立體剖視圖。
圖3為實施例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未經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731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學儀器搬運箱
- 下一篇:微通道換熱器及制冷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