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機器學習的低小慢目標的光電識別跟蹤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73114.8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435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萌;肖龍;陳俊峰;郭龍穎;張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孫方旭 |
| 地址: | 43006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讀入 相機 光電識別 基于機器 圖像 成像設備 跟蹤算法 機器學習 目標跟蹤 目標識別 目標姿態 神經網絡 影響因素 在線檢測 自動識別 輸出 多波段 方向角 俯仰角 魯棒性 實時性 幀圖像 分類 跟蹤 算法 跳過 逐幀 光照 網絡 束縛 學習 融合 視野 應用 保證 | ||
1.一種基于機器學習的低小慢目標的光電識別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首先確定目標的方向,然后調整相機的方向角和俯仰角,使得目標位于相機的視野范圍內;
步驟二,相機逐幀讀入圖像;
步驟三,目標識別的在線檢測,將讀入的圖像作為神經網絡的輸入,經過機器學習已經訓練好的網絡,得到網絡的輸出,包括目標的分類和位置的束縛框;如果輸出的分類屬于低小慢目標,則進入下一步,否則跳過下一步,直接讀入下一幀圖像;
步驟四,進行目標跟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機器學習的低小慢目標的光電識別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包括以下步驟,
S1,由第一幀圖像給出的束縛框,擴大得到補白束縛框,也就得到了下一幀目標可能存在的預測區域,以當前的補白束縛框作為正樣本,以當前正樣本的循環移位作為負樣本,利用機器學習的方法,訓練得到一個目標檢測分類器;
S2,對接下來的一幀圖像,同樣對上一幀的補白束縛框循環移位,對得到的樣本束縛框內的圖像進行分類,選擇響應最強的束縛框作為當前幀目標所在的補白束縛框;根據當前幀與上一幀的補白束縛框之間位置變化,獲得目標的位置變化;
S3,獲得當前幀目標精確位置后,按照當前補白束縛框循環移位得到負樣本更新檢測分類器,如此循環往復,實現目標的連續跟蹤;
S4,根據目標的移動方向控制轉臺的偏轉,使得目標始終位于相機視野范圍內,并根據束縛框大小的變化,對相機進行調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機器學習的低小慢目標的光電識別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之前,還包括,神經網絡的離線訓練。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機器學習的低小慢目標的光電識別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根據雷達信息確定目標的方向。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機器學習的低小慢目標的光電識別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相機讀入圖像的幀頻為10~50fp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未經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7311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