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環保式雨水收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72556.0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975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永志 |
| 主分類號: | A01G25/02 | 分類號: | A01G25/02;E03B3/02;B01D35/027;B01D29/0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613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農業 種植 環保 雨水 收集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環保式雨水收集裝置,包括水泵和出水管,所述底支撐架上安裝有四處調節螺栓,且支撐架安裝在底支撐架頂部,所述支撐架頂部安裝有一處集水槽,且集水槽為“U”形結構,并且集水槽左側端面安裝有一處擋板,所述滾輪支架安裝在集水槽頂部,且滾輪支架頂部安裝有兩處滾輪,且牽引繩頂部滑動連接滾輪外端面上,有利于增大裝置頂部雨水收集面積,可在降雨時收集到更多的雨水,保障農作物在干旱時期的用水需求,并且配合雨水收集架可折疊的設置,有利于在天氣晴朗時,對裝置進行折疊收納,降低裝置頂部占用面積,避免農作物受到遮擋,影響農作物的光合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環保式雨水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在我們生活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國大多的地區的都會出現干早的情況,人們為了農業的產量,都會使用灌溉裝置來對農田進行灌溉,但是對于水資源頻發的地區,只能采用前期降雨所存儲的雨水,對農作物進行澆灌,才能保障農作物的供水需求。
基于上述,本發明經檢索人發現,例如申請專利號CN105317075A所提到的雨水收集裝置涉及環保領域雨水收集再循環,尤其是廠礦企業利用其廠房進行雨水收集的裝置。包括收集板,引水管,儲水箱,在引水管與儲水箱之間安裝依次有初過濾裝置和凈水活化裝置以及排污筒裝置。采用上述結構,當排污筒內水滿時,偏心軸上方的重量大于偏心軸下方的重量,排污筒因重力的作用會自動傾覆將排污筒內的水傾到出來,當排污桶內的水傾到完畢后,同樣由于重力的作用,排污筒回復原位置,此時所述開關片已處于打開狀態,所述排污筒即成了水流通道。此裝置有效地解決了收集雨水過程中,最初從收集板上流下來的各種雜物或污水,從而有效地提高后續過濾過程的效率。本裝置結構簡單,實用,高效,提高了過濾凈化效果。使雨水經初步處理后即可廣泛使用,大大地擴大了雨水的使用范圍。
還例如申請專利號CN207017346U所提到的一種雨水收集凈化裝置,涉及節水裝置技術領域。本發明的雨水收集凈化裝置,包括雨水收集板、沉淀池和儲水池。雨水收集板為板狀,并沿一折線處折疊形成一鈍角,雨水收集板構造成折疊方向向上并且折線與水平面形成為一夾角,使述雨水能夠從折線處的最低點處流出。沉淀池上部設置有第一進水口,側邊處設置有一溢流口,底部設置有排污口,進水口與所述溢流口之間設置有一過濾裝置。儲水池設置有第二進水口,第二進水口設置于溢流口處。沉淀池與儲水池位于雨水收集板的下方。本發明的雨水收集凈化裝置的雨水收集板結構簡單,成型方便,減小了制作工序和制作成本,增加雨水收集效率。
基于上述兩處專利的檢索,以及結合現有技術中的裝置發現,上述裝置雖然能夠進行常規的雨水收集作業,但是其在農田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存在幾點問題,包括有:在天氣晴朗時,無法有效的對裝置雨水收集部位進行閉合,容易對裝置底部種植的農作物進行遮擋,影響農作物的光合效果;且功能較為單一,無法有效的在農作物干旱缺水時期,對農作物進行噴淋作業,容易影響農作物后期產量。
于是,有鑒于此,針對現有的結構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環保式雨水收集裝置,以期達到更具有更加實用價值性的目的。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環保式雨水收集裝置,以解決現有類似裝置,在天氣晴朗時,無法有效的對裝置雨水收集部位進行閉合,容易對裝置底部種植的農作物進行遮擋,影響農作物的光合效果;且功能較為單一,無法有效的在農作物干旱缺水時期,對農作物進行噴淋作業,容易影響農作物后期產量的問題。
本發明用于農業種植的環保式雨水收集裝置的目的與功效,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永志,未經陳永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725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